身着绿色戎装,冲锋在前,保家卫国;换上“检察蓝”,忠诚奉献,守卫正义。他曾经是“最可爱的人”,如今是 “最美的人”,让我们一起认识猇亭区检察院的最美退役军人——李永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展示我区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营造全社会关心尊崇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了“猇亭区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经过层层推荐、实地核实和征求意见,10 名退役军人当选“猇亭区最美退役军人”,猇亭区人民检察院干警李永春成功入选。
李永春,是猇亭区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的一员,负责单位的车辆管理和食堂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退役进入检察院22年来,从部队到地方,虽然所处环境变了,但他骨子里的执着与坚守没有变,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造就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就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工作岗位上,每天重复着平凡、繁琐的工作,履行着职责,传递着正能量。他说:“不管什么工作、什么岗位,总得有人干。既然在这个岗位,就得像军人一样守得住,按党员要求一样负起责。”
热心肠的“好大哥”
“春哥,我的车启动不了了,怎么回事?”疫情期间返岗上班的前夕,李永春就接到了好几个干警的求助电话,在他的电话指导下,干警们遇到的车辆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
因为一副热心肠,动手能力强,又爱钻研,李永春总是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春哥”。干警们说他是“法师”,因为他精通车辆驾驶、维修和保养,当遇到相关问题时,干警们都会第一时间向他咨询,只要找到李永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时间回到1998年,李永春从部队转业,分配到猇亭区检察院担任司机,当时检察机关人手少,通讯技术不发达,社会服务匮乏。询问和讯问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都必须逐一派人上门送达。文书送达任务重,熟练掌握驾驶技能的人很少,这让李永春成为了满城奔波的“飞人”。李永春驾驶着当时的警务车,行驶在猇亭区的各个街道村落,几乎每个自然村,李永春都熟门熟路。随着车辆渐渐普及,驾驶技术更是成为检察官日常办案、取证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为此,他主动发挥自己的驾驶特长,“带带徒弟”。由于案件数量多、办案压力大,多数干警只有下班时间和休息日才能抽出空来跟他学车。对此,李永春没有丝毫怨言,而是毫不马虎、毫无保留地向同事们传授驾驶要领。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车子坏在路途中,耽误了领导的时间又堵塞了交通。”成了李永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以防万一,他在空闲的时候,或每每出车回来,总是不忘把车擦洗得干干净净,有条件的话,再把车晾干,打上蜡,以延长车辆寿命。车子哪怕有了一点点小毛病,他都搁在心上,非得赶快修好才踏实。当干警们每次经过走廊,都能远远看到李永春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永春在“护送”检察干警出差办案、调查取证、提审的路程中,早出晚归已成常态,无论是半夜还是凌晨,他都24小时待命,成为了院里最晚回家的人。从检22年,已安全行车100余万公里,保持事故“零记录”,为保证全院安全准点用车作出了贡献,2014年还被表彰为区劳动模范。
后勤保障“大管家”
“他心里打着算盘呢,很会过日子。”
“有春哥在,我们在食堂吃的放心。”
在院里,干警们还会亲切地称呼李永春为“管家”,每当面对干警们的称赞,他总是谦虚的说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每样开支都得精打细算呀,更要保证大家吃的好吃的放心,我多做一点是应该的。”
每天早上8点半刚上班不久,李永春都会骑着三轮车早早地来到金猇路中心市场,为单位食堂采购新鲜的食材。自从李永春担任食堂管理员以来,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近三年之久了。
15分钟车程,李永春每每都会准时出现在菜市场,只见他首先从市场东头走到西头,把整个市场看了一遍,然后在一个蔬菜摊位前驻足,一番讨价还价后,买到了既新鲜又便宜的黄瓜、西红柿、大白菜。接着,他又来到生鲜区,与一个卖猪肉的商贩商定价格后,购买了十几公斤五花肉……初冬下着丝丝寒雨,李永春一如既往地骑着三轮车往返在单位和菜市场的两点一线上,泥点溅在了裤腿上,脸上的汗珠夹杂着细雨,步履不曾停下,寒冬亦是暖冬。
这看似平常的工作背后,其实充满了艰辛,需要细心、耐心、毅力。如今,单位食堂饭菜每天不重样,而且营养搭配合理。干警们说:“只有吃好饭,才能干好工作。我们院这几年取得这么多成绩,与我们的后勤保障密不可分啊!”
特别是疫情期间,李永春提前好几天独自返回工作岗位,带领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迅速统筹开展食堂清洁消毒、紧急采购食材等,并落实好疫情期间食堂用餐供应的具体工作。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的用餐安全,在每次用餐时间前,他都必须要仔细检查好厨房的卫生状况和餐饮用具的消毒情况,他还时刻要求食堂工作人员要注意疫情防控期间的卫生程序,戴口罩手套、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一定不能少,做饭炒菜时也要注意卫生,并积极落实好分批分餐就餐制度,确保了所有干警到食堂用餐都能够吃得安心。
李永春的辛勤付出,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充分肯定。时间长了,大家知道,李永春的心里时刻装着单位,是真真正正为单位着想的“好管家”。
甘于清贫“看护人”
李永春还有一个铁打不变的习惯。工作日的空闲时间,或者周六日,都要来院子里走上几圈。有事的时候办事,没事的时候看花。这个看,不是赏,而是护。
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李永春,猇亭区检察院刚搬进新办公楼没几年,院里空空荡荡,没有任何绿化。李永春有点急,因为他眼里有活儿,他想让这个“家”漂亮一点。
当初一片空旷的院落,如今已是树木葱郁,花草芬芳。
司法警察大队长傅先锋说:“李永春,经常利用周末时间,栽苗种草,施肥、浇水、修剪。夏天野草疯长,他冒着酷热,蹲在绿化区里拔杂草,冬天怕冻坏枝条,又及时采取防寒措施,保证植株安全过冬……”
如今的猇亭区检察院,满目绿草茵茵,花团锦簇。“苗木专家”李永春说:“我把院里的花草树木看护好了,干警们上班心情也舒畅。”
“坚守之于工匠精神来说,更苦、更难。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李永春身上具有这种品质。”猇亭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莉如是说。
当了十多年“护花使者”的李永春,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是绝对的平静,在所有的变数中,仍然要做到最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单位后勤工作事无巨细,要当好管家不容易。”李永春谈起管家心得时说,干后勤保障工作态度要热情,心要细,腿脚要勤,最重要的是不忘勤俭二字,这也是当好小院大家后勤管理工作的持家之道、治家之策。(猇亭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