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为加快建设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市,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平安法治宜都从今日起,推出宜都基层社会治理《“十佳”创新案例》,全面展示宜都在探寻“双基强化、三治融合”新路径上的实践和成效。
一、背景起因
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开展“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县市,为全面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战略统筹和方向引领,打牢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根基,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提高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质量,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我们探索在农村、社区网格建立党支部,推动党的力量、资源下沉到网格,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工作在支部落实、矛盾在支部化解、活力在支部显现,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设置 构建网格党支部组织体系
一是科学设置网格支部。以“一个网格设置一个支部”为主,“多个网格设置一个支部”“一个网格设置多个支部”以及设立网格党小组等形式为辅,对全市849个农村网格和149个社区网格进行组织重构,成立网格党支部483个,网格党小组11个,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基础。二是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坚持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审核网格党支部书记资格条件,优先从网格员、组长、复员退伍军人、产业带头人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回村(社区)居住的优秀党员等人员中推荐网格党支部书记人选,494名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中,由村(居)民小组长兼任的240人。三是充分整合资源力量。发挥网格党支部的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整合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网格的资源和力量,凝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网格员、组长、新乡贤、驻格警务等各类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治理实效。
(二)创新方式 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作用
一是创新活动宣传群众。以网格党支部为载体,丰富活动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到基层末梢,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陆城街道创新活动方式,举办“四季文化节”“邻里守望节”,弘扬邻里团结、互助、和睦的传统美德,建设安定祥和的幸福社区;五眼泉镇响水洞村以网格为单位开展“五美之星”评选,引导群众向善向美,营造和谐文明乡风。二是创新机制凝聚群众。将网格作为凝聚群众的主阵地,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把网格党支部建成“磁铁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疫情防控期间,将4500多名下沉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安排到陆城街道10个社区的121个网格,凝聚工作合力,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筑牢群防群治防线。陆城街道锦江社区第六网格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三是创新载体服务群众。以网格党支部为圆心,坚持问题导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绘就服务群众最大同心圆。陆城街道党工委针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配套落后、留守老人较多、街道物业管理不平衡等问题,将资源、力量下沉到网格,分类施策,集中精力推进小区整治。因地制宜设置社区和小区公共服务点,在10个城市社区建立楼栋党小组173个,党员担任楼栋“红色邻里管家”,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将曾经的“问题小区”打造成“示范小区”、“扯皮物业”建设成“红色物业”。
(三)加强管理 推动网格党支部规范运行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各乡镇结合实际,探索制定《网格支部考核办法(试行)》,加强对网格党支部的考核奖惩,将网格党支部书记五项主要职责细化成具体工作任务,条目式、清单式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网格支部书记绩效奖励、评先表优等直接挂钩,激发网格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积极性。二是建强班子队伍。各乡镇分别举办“网格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围绕网格党支部书记如何担当履职等设计课程,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网格党支部书记综合工作能力,让网格党支部书记一上任就能“踏上轨”,并将网格支部书记能力提升纳入“磁铁支部”建设重要内容。三是强化保障。市镇两级加强对网格党支部的运行保障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投入,落实保障经费,用于网格党支部班子成员报酬、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党员学习教育、开展群体性活动等。王家畈镇制定《网格党支部书记(委员)管理办法》,加强对网格党支部书记、委员管理和激励保障。
三、工作成效
(一)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
以往乡镇党委在安排部署工作时仅仅到村(社区)党总支、村(社区)党委一级,党的一切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支部还有差距。省委巡视我市基层党建反馈问题中指出:“少数村以村党总支大会代替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党员发展工作”等。探索建立网格党支部,发挥网格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实现“支部建在网格上、需求满足在网格内、素质提升在网格里、平安实现在网格中”,支部的组织优势、服务功能实现了最大化。
(二)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以往村(社区)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主体力量主要是村治保调解委员以及村(居)民小组组长,力量比较单一,通过建设网格党支部,实施支部书记“头雁领航”,将各类资源力量凝聚在一起,搭建议事和沟通平台,明晰各方责任,实现同向发力,真正实现了“党组织扛旗,群贤毕至”,推动了资源、资金、人员在支部聚合,服务力量得到极大充实,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三)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创新网格党支部设置方式,在农村建立“党员微家”142个,在社区建立“家 红色驿站”49个,将支部嵌入群众生产生活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支部书记“零距离”接触群众、服务群众,上级的政策、群众的诉求在传递中更加便捷、顺畅,群众能够不出网格就能办成事,真正做到了党员生活在群众中、群众生活在集体中,将党的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网格支部的运行,缩短了“距离”,延展了“幸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充实,在县域文明指数测评中,居民群众的满意率高达99%以上。得到极大充实,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四)基层活力进一步释放
自网格党支部组建运行以来,全市网格党支部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聚焦重点民生事件133件,推动廖家湖湿地公园、龙山休闲公园、茶马古道等重点项目。协调安全饮水、村级道路等民生工程,农村安全饮水达到100%,通组公路实现100%,通农户公路达到98%。助力261家规模工业企业全部复工,“金牌店小二”16条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网格党支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不断显现。(平安法治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