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申明
纠葛多年的矛盾迎刃而解,曾管理混乱的小区面貌一新,各方齐心协力,和美乡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今年以来,夷陵区龙泉镇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服务市区一体、承接宜昌“北拓”,全面落实联村包保责任,实行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在村级治理上任务同担、办法同商、问题同处,围绕基层党建、平安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国土及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为每名驻村干部划分责任领域和具体任务,结合干部积分制管理办法,确保镇村干部一体、工作任务一体、考核激励一体,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记者近日走进夷陵龙泉,感受这里正在发生的喜人变化。
青龙村全景。
雷家畈村:多年矛盾顺利化解
“不管有多复杂的矛盾,在镇相关部门和包保干部、村委的努力下,都可以得到有效推进和化解。”11月24日,龙泉镇雷家畈村治调主任易万荣信心满满。
就在数天前,一起持续20多年的纠纷得到顺利化解:1999年,一位村民出售了房子及山林;由于当时未能对山林逐一对应登记,导致买卖双方一直纠缠不清,村民也常年到村委会及上级相关部门反映。
由于时间久远、相关当事人距离遥远等因素,村民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答复,耿耿于怀。
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死结如何打开?在镇相关部门和包保干部支持下,易万荣重新进行梳理后,厘清来龙去脉,将已经年迈的多位当事人接到村委会,坦诚交流,终于让当事人打开心结!
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纠纷,易万荣有了更多的手段。村里两位村民因为田界发生打斗,其中一方受伤,一方被派出所拘留。
事情不能到此为止。在镇、村支持下,曾经发生矛盾的田界被重新划定,一条新的便道修好,两家人也终于握手言和。
“镇村干部一起现场研究解决矛盾问题,把群众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给村级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村党支部书记陈静介绍,雷家畈村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村柑桔品种改良工作不断顺利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龙泉村:“脏乱差”小区华丽转身
“发动群众,整合资源,共同缔造,实现华丽转身。”连日来,龙泉村党支部书记高峰对龙泉新居小区的崭新变化,感到欣喜。
这个2015年建成的小区,由216户组成,主要是附近因拆迁搬过来的村民。
“当时的情况,完全是不堪回首。”高峰介绍,小区没有物业,没有业委会,没有绿化、环卫,甚至连围墙也没有。
“小区脏乱差,群众也不满意。”高峰说,小区居民频频找相关部门反映问题。
小区出路在何方?
在镇相关领导和部门支持下,村委会引入一家社工机构,经过调研发动、自发报名,征集志愿者,在小区进行自治管理。
在社工的带领下,志愿者从每个周末的一场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始,延伸到治安巡逻、关爱老人、文明创建等方面。
随着活动形式不断丰富,活动效果逐渐呈现,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已经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目前的75人。
“把群众动员起来,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小区越来越美,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高涨,满意度也越来越高。”高峰说,在镇相关部门和包保干部的努力下,小区也成立了幸福基金,自治组织不断健全,对小区志愿者采用“评星”、“积分制”管理,实现良性发展。
青龙村:各方共建美丽乡村
宽敞大气的群众文化广场,整洁有序的乡间自行车道,美观别致的节点装扮……
汽车在青龙村的乡村公路上前行,一路青瓦白墙,绿荫环绕,一派祥和的乡村田园风光。
今年5月,龙泉镇将青龙村作为推广“千万工程”的试点村,全力推进共同缔造试点示范创建工作落地生根。
“镇村共同谋划设计,让每一位村民都参与进来,一起建设,一起分享。”村卫计委员陈萍介绍,比如居民门前的矮墙花坛建设,镇、村两级给予一定支持,提供建筑材料等,但需要居民自己出工出力,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前期自己花了心血,后期就会积极参加到维护之中。”陈萍说,居民参与度越来越高,对村里的乡村道路改造等工作也积极支持,主动拿出自己的田、稻场。
据了解,该村创新“以奖代补”“以资换劳”机制,提高共同“指数”,深度发动1300余名群众投工投劳、共谋共建。自5月启动以来,共召开共同缔造“酒城夜话”屋场会56次、市场主体座谈会3次,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共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