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东站是鄂西渝东的交通咽喉,全市最大的旅客中转地之一,日发送旅客列车124对次,高峰期发送旅客6.28万人次,仅次于武昌站。2012年9月,宜昌市公安局伍家岗区分局站前派出所组建成立,是湖北省首个也是唯一进驻火车站的地方公安派出所。东站从最初的敲诈扒窃案件频发、非法喊客扰客秩序混乱,到如今秩序井然,扒窃“零发案”,7年来,站前派出所打击犯罪、化解矛盾、服务群众、守护平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新时代意义。
人防物防并举,守牢东站反扒阵地
如何破解东站扒窃、喊客、扰客等治安难点,在分局党委和站前派出所两届领导班子不懈努力下,以打造平安车站为己任,回应群众新期待。
在东站公交站台,“挤门扒窃”是扒手的惯用手法,站前派出所在加强技防同时,坚持人防并用,从早8时至22时,安排便衣反扒队员值守,全时段、多方位保护旅客财产安全。2016年1月,发生一起旅客乘坐公交车手机被扒案件,案发时间点恰恰在值守人员离岗就餐时间,为此,派出所加强值守人员,换岗就餐,做到无缝对接。2017年6月,东站广场人行天桥上发生一起扒窃,根据这一情况,派出所在人行天桥上安装监控探头,扎紧防范篱笆网,不给扒手留有任何余地。
几年来,站前派出所守牢公交车站这个阵地,从2013年发案46起到2018年发案1起,再到今年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20万余人次,高峰期日发送旅客6.23万人次,公交站台扒窃零发案,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旅客财产安全,向打造平安东站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打团伙守安全,净化东站周边秩序
2014年7月10日,60岁的旅客刘某在宜昌东站停车场内遭遇“拉车门”敲诈3100元,同年9月7日,旅客黄某在过火车东站通道时,被“撞猴子”敲诈3500元。站前派出所组织专班力量,打掉了“拉车门”6人敲诈团伙、“撞猴子”3人敲诈团伙、“丢头盔”4人敲诈团伙,净化了宜昌东站周边的治安环境。
敲诈勒索违法犯罪行为频繁发生,他们着力打造警务巡逻“节点模式”,每天6时至7时30分,在易发案的复杂区域开展开启警灯、武装车巡,抓现行、扬警威,增加旅客安全感,威慑违法犯罪,2017年至今,连续三年辖区没发生一起敲诈案。
广场上喊客扰客行为较严重,他们反复论证,学习外地管理经验,在广场划出黄线(重点治安防范区),民、辅警轮换上岗,从8时至23时不离岗,让出站的旅客第一时间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增强旅客安全感,第一时间接受旅客咨询,为过往旅客服务;值勤人员不间断在出站口区域巡视,禁止喊客人员擅自跨越黄线,对不听劝阻的喊客人员教育、训诫,对与旅客发生纠纷的喊客人员,坚持从严处罚,对喊客人员之间发生滋事、殴斗的,一律不调解,依法拘留。仅在1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期间,处罚喊客扰客违法人员120人。
担主责求创新,全时空守护平安
与宜昌东站相毗邻的是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是湖北省一级汽车客运站,“火车站、公交站、汽车站”呈“一”字型布局,成为宜昌市人员最密集的公共复杂场所,也是反恐重点单位。近年来,为积极应对反恐维稳工作新形势,站前派出所按照市公安局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和分局的统一部署,结合辖区“三站”特点,整合社会治安防控资源,优化勤务模式,借力科技信息,构建起“四五”反恐维稳模式,全面提升重点公共复杂场所管控处置能力,全力推进“一分钟防控圈”落实落地。
2019年春运,“三站”共发送旅客140余万人次,辖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60%,抓获命案逃犯2名、网上逃犯87名、查获涉毒人员264名,先后受到公安部、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各级维稳专报中专题推介。去年10月,宜昌火车东站综合服务站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第一批全省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省级示范点”。
创品牌树形象,零距离服务旅客
2013年1月,站前派出所借助全国“最美警察”、“挡刀哥”王劲松同志的公益品牌,创立了“王劲松东站青年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以站前派出所民警为主体,募集宜昌东站青年职工、三峡大学学生、社会志愿者200余人,在宜昌东站广场、进(出)站口、售票大厅和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内,服务南来北往的旅客。
6年来,这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安全护送铁路旅客7000余万人次、汽车客运旅客3000余万人次,直接救助困难旅客15000余人次,为旅客找回遗失物品价值20余万元,为680名老人、小孩找到了亲人,为旅客垫付车费8000余元。站前派出所多次被宜昌市表彰为“红旗团支部”、“红旗党支部”、“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 “宜昌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被共青团湖北省委表彰为“杰出青年文明号”,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授予“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19年6月,被共青团中央、全国文明办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七年如一日,站前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日夜坚守、为民服务,良好的东站出行秩序得到社会各界和过往旅客群众的高度认可,成为文明宜昌最靓丽的城市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