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电信诈骗案件持续多发高发
不法分子不断翻新诈骗手法
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
对受害人进行欺骗、引诱、威胁、恐吓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秭归县公安局根据2020年1月至7月受理的电信诈骗案件,梳理出大家身边七大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大家一起来剖析!
第七名:冒充公检法诈骗
真实案例
2020年4月19日,受害人张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宜昌市公安局陈某的电话,对方以:“张某”涉嫌一桩洗钱案并往受害人银行卡里转账21万为由,要求接受公安机关调查并按照对方操作后被诈骗人民币26003元。
诈骗手段
骗子通过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涉嫌各类犯罪,要求配合执法、司法工作,进而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嫌疑人提供的账户。
防范指南
遇到这类电话,请立即挂断电话,迅速拨打110报警。如果发现手机里有大量未接来电或者短信,一定要及时回复,真警察会用尽一切办法联系你阻止转账!
第六名:冒充熟人诈骗
2020年6月14日,秭归县受害人宋某被人冒充其同事,在qq上让其帮忙办理业务周转资金,被诈骗人民币6400元。
现在大家在支付宝、微信钱包中都存有一定数量的零钱,在提现到银行卡使用时需要支付手续费,为了省去手续费,跨平台换钱的方法渐渐开始流行起来。大家选择换钱的对象往往都是自己熟络的朋友或亲人,这让盗号诈骗分子看到了可乘之机,盗号后冒充好友实施换钱诈骗。
此类案件迷惑性强、中招率高、受害面广,转账之前,应该先向朋友拨打电话,在视频电话后一定让对方动一动、说句话,只要在转账前电话联系好友确认一下,就能拆穿骗子的谎言。
第五名:投资理财诈骗
2020年5月15日,刘某通过网友介绍,下载了一款“微聊”软件,该软件群聊的导师诱导其进行投注,并获得返利,同时,其累计提现了五次,共1万元。后期继续投资后,账户余额达到7万元,需提现时,该客服以流水不足为由,要求其再充值3万元才能提现,刘某按照对方指引操作,被骗人民币约15万元。
以传授投资理财知识为诱饵吸粉拉群,群内所谓的“导师”、“专家”开始讲各种正规的炒股、理财等投资,并以“了解投资平台漏洞”“平台内部工作人员”等理由引诱被害人参与理财、博彩等活动,然后让被害人下载“投资app”、登录虚假网站转账投资,在初期给予被害人小额回报,在被害人相信投资炒股网络博彩能够获利后,便会诱导大额转账投资、参与网络博彩,等到下注额度较大时,骗子就会冻结网友账号将其踢出局,最终造成被害人巨额财产损失。
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盘”。投资者对超高收益的投资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暂时的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
第四名:网络购物诈骗
2020年4月25日,秭归县郭家坝镇郭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陌生微信好友“徐某某”的化妆品购物返现诈骗广告后信以为真,遂陷入诈骗圈套,通过微信扫码支付和“云闪付”软件扫码支付分6笔向对方转账共14813元人民币,徐某某收到转帐汇款后拉黑受害人,再也无法联系。
犯罪嫌疑人发布的商品多为低于市场价格(游戏充值币、海淘商品、促销打折商品等)、免费赠送仅需邮费、阶段性紧俏商品(演出门票等),吸引被害人主动添加社交账号。以低廉价格诱使受害人转账购买商品,或者以订单故障,需重新激活为由发送钓鱼网站获取个人信息,并转走钱款。
如遇到所谓的“卖家”在社交软件中提到“你支付失败,或未收到款”等话语,并要求你扫码或点击链接支付,基本可以断定对方是在诈骗。居民在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并且要使用平台官方网页或官方发布的app进行资金操作。
第三名:婚恋交友类诈骗
2020年2月,受害人张某在网上认识陌生人并迅速发展成恋爱关系,在与对方裸聊时被对方录制视频并被要挟,由于受害人手机通讯录被对方拷贝,对方要求受害人给指定账户转账,否则将视频发给其通讯录好友,致使受害人被迫转帐39万元。
骗子在交友婚介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条件相对优越的虚假征婚交友信息,以各种“高富帅”“白富美”“高大上”的身份主动联系社交平台中的异性。取得联系后,以甜言蜜语攻势迷惑事主,取得事主信任后建立所谓的“网恋关系”,甚至以“结婚”为幌子,伺机骗财。一旦被事主发现戳穿,便立即将事主拉黑,消失无踪。
网上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时刻保持警惕,勿轻信手机中“附近的人”,认真审查网站上的信息,注意对方是否已经通过实名认证,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有缘千里来相会”。不要轻信从未见过面,只在网上联系的 “恋人”,你不知道和你“热恋”的到底是异性还是同性,当对方频繁遇到戏剧化的意外,对你有金钱上的求助,或者指引你到某平台“赚大钱”的时候,一定要提防是骗子正在下饵。
第二名:兼职刷单诈骗
2020年5月6日至2020年5月9日,家住秭归县杨林桥镇的刘某通过网络刷单赚取佣金的方式被诈骗206000元。
骗子利用一些群体想赚快钱的心理,通过网页、招聘平台、短信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给额外高额提成,一旦有人上钩,骗子会通过话术诱骗受害人刷单,刷第一单时会小额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
“刷单”是违法行为!刷单高额返点一律是骗局,不要参与网络刷单!网购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提高警惕。
第一名:贷款、办卡类诈骗
2020年4月26日至27日,受害人周某在抖音上看见一个“银信金融”贷款广告,并下载app按照操作填写资料。客服通过qq平台告知受害人填写的卡号错误需要缴纳借款的百分之三十流水为由,诈骗受害人95000元。
骗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可以办理大额信用卡和无抵押贷款的广告,比如张贴牛皮癣、群发短信、即时通讯软件等,声称无需征信,能办10-50万大额信用卡或贷款。只要有人想办信用卡或贷款,骗子就会要你交钱,需要保证金之类的说辞,等把钱转过去之后,骗子完成一轮骗局,消失。
如果确有资金需求,应到具有资质的正规金融部门办理贷款,谨慎进行网络借贷,如对方要求先期交纳保证金等费用,务必提高警惕。正规贷款过程中,放款机构审核贷款人个人信用、还款能力或质押物的估值,不会要求先期缴纳任何费用。
已经被骗了该怎么办?
1.应及时记下诈骗犯罪分子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号址、qq或微信号、银行卡账号等主体信息;
2.迅速拨打110报警,并告知简要案情,提供上述信息,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紧急止付、快速冻结等工作,公安机关将会最大限度挽回损失。(来源:秭归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