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宜都市公安局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实际,着力探索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深度研判机制。通过精准开具道路交通管理“靶向药方”,适时调整交通管理工作重心等举措,交通管理思路更加清晰,交通安全事故预防更加精准。
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较大交通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总量明显下降,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质的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优发展。
集中整治
涉摩托车伤亡事故降三成
在2019年摩托车集中整治的基础上,今年4月底,宜都公安交警再次制定2020年度摩托车整治方案,辖区内两个交警中队和负有交管职能的七个派出所集中力量开展多次集中整治。
同时,集中开展“买保险、送头盔、学交规、护安全”专项活动,深入治理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共计查扣各类违法摩托车4615台,强制报废摩托车2016辆,处罚2858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发生涉及摩托车责任的伤亡事故下降了三成多。
线上群管
减少高危性大货车事故
组建“宜都重点车辆单位”微信群,将重点车辆、重点驾驶员纳入“群管”范围,群内发布交通安全知识400余条。今年以来,群内的重点人员和车辆没有发生亡人交通事故。
同时,针对研判中涉及中重型货车超速、超载、随意并线、转弯导致事故的特点,指导枝城交警中队组建“枝城镇企业交通安全宣传管理”微信群,着重强化职业驾驶员安全知识教育,既突出了重点,又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针对大货车视觉盲区、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还在微信群内推广使用“大货车视觉盲区安全提示贴”,对货车驾驶员和交通参与者起到了双向提示作用。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大货车驾驶视觉盲区发生伤亡事故减少七成多。
严密排查
清除遗留性安全隐患
针对事故深度研判反映出道路交通隐患排查中存在遗漏的问题,今年4月,宜都交警大队制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任务分解表,共计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08处,其中90处已完成整改,28处隐患正在整改中。
216省道与214国道交叉路口、254省道与双坪路交叉路口等一批重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已全部完成整改。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未发生无道路侧防护的翻车伤人以上事故,省国道平交路口交通事故率明显下降。
及时调整
严打突出性交通违法
针对酒驾肇事上升的趋势,宜都交警大队适时布署酒驾查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查处酒驾1526起,对农村酒驾治理起到了强大震慑作用。
今年以来,涉酒伤亡事故下降57.1%。开展专项行动以来,涉酒伤人事故发生率呈逐月下降趋势。
因地制宜
破解区域性整治难题
对研判中发现的各辖区主要交通违法特点,及时向所在辖区推送针对性预防信息,因地制宜开展专项治理。
5月,研判枝城中队辖区违法装载违法突出。陆城中队摩托车无证驾驶、随意并线违法突出;6月,研判五眼泉派出所辖区超速行驶违法突出。交警大队迅速将研判结果通报到各辖区,指导基层所队把握重点开展日常交通管理工作,有效确保区域性突出问题的及时治理。
顺势而为
开展靶向性宣传引导
今年7月,研判发现,宣传力度不够、不精准的问题,交警大队遂指导相关单位对特定地域开展多样化定向宣传,及时止住了当地事故高发势头。
10月,研判发现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强,迅速组织各交管单位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讲活动。枝城中队将宣讲课堂开到农村,用群众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群众中得到了积极反响;潘家湾派出所根据辖区处于山区的特征,利用地方政府和各村建立的微信群、村村响小广播、村规民约红黑榜等形式,灵活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将交通安全意识融入农业生产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