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
针对各类不断翻新
层出不穷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远安县公安局深入开展
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攻坚行动
结合远安实际
创新工作方法
为辖区百姓送上
“阻、打、防”
三道“护身符”
用心用情用力
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no.1
护身符|精 准 劝 阻
这里是远安县公安局指挥作战中心, 24小时灯火通明。每天,这里都是一派忙碌,大大小小的十几块屏幕和此起彼伏的电话声,让这里的空气充满了紧张感。
这里,也是远安反诈的战场。
“反诈骗,抢的是时间,拼的是速度,一旦发现被骗,报警越快越好”该中心一负责人说。
为给报警人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该中心对接报电诈案件专门进行了接警流程标准化,一旦接到涉电诈报警电话,既要顾及群众的恐惧、焦虑的感受,又要第一时间及时制止群众的转账行为,必要时,该中心就近指派派出所民警出警,当面对报警人进行劝阻。
3月30日,花林寺镇一李姓群众打电话报警,称自己在网上裸聊时,被对方录下,同时对方还将其手机通讯录复制,遭到对方的转账威胁。接警员第一时间对报警人科普了网上裸聊诈骗的电信诈骗手法,劝阻报警人不要转账,同时,指派花林寺派出所民警出警,进一步打消报警人的疑虑,最终未造成财产损失。
事后,李某惭愧的说:“再也不在网上裸聊了,全都是诈骗!”
4月20日,鸣凤镇的王先生打电话报警称,自己在qq上点击了陌生网友发来的链接,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被对方要挟转账。问明情况后,对电诈分子惯用套路了如指掌的接警员当即告知王某“是骗局,不要打款”,果断劝阻王某停止转账,未造成财产损失。
“幸好你们及时预警处置,不然我就上当了。”王某激动地说。
no.2
护身符|有 力 打 击
自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远安县公安局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紧盯当前持续高发刷单、贷款等电诈案件,突出重点精准打击,统筹全局精干警力,打出声威,打出实效。
今年1月,远安县鸣凤城区居民,孙先生在“峥非国际”平台投资。1月13日孙先生发现,平时能正常登陆的该软件突然无法再次登录,刚充值的3300元再也无法追回,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于是孙先生报警了。
远安县公安局接到孙先生的报警后,迅速展开调查,通过网上侦查,一路追查到广东省佛山市,锁定了嫌疑人。1月21日,远安警方抽调20余名精干警力,奔赴广东佛山,开展抓捕工作。经过三昼夜蹲点守候和突击抓捕,抓获团伙成员8名,查获扣押涉案电脑5台、手机110余部、电话卡60余张。
经查,犯罪嫌疑人方某自2020年7月份以来,非法购买虚假投资类软件和大量未实名微信号,安排招募人员,通过添加好友的方式拉人进入其设置的金融投资类微信群。
在微信群里,方某安排专人发布盈利截图和投资资讯等内容,引诱加群的人“上钩”,同时安排招募专人,冒充家庭主妇、行业精英、农民、工人、投资老师等多种身份,发布迎合性的获利信息。受害人一旦投入资金,在资金流向方某账户后,嫌疑人就会关闭平台。在6个多月的时间内,方某一伙利用该手段进行诈骗,金额达200余万元,受害人涉及全国多个省市。
目前,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no.3
护身符|全 面 防 控
为全面筑牢反诈防火墙,从源头遏制电诈发案,远安县公安局采取线上线下共推进、网上网下齐发力,掀起一波接一波宣传高潮,不断拓宽全民反诈专项行动覆盖面,力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月22日,远安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及全国、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推进会精神,会议听取了全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汇报,并就抓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进行研究部署。
远安县努力营造每名党员干部都是反诈宣传员的良好氛围,在全县各社区村居启动“无电诈”“零发案”平安社区(村)创建活动。
提请政法委召开全县反诈工作会议,对“国家反诈app”安装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全面发动全县党员干部力量向全社会推介安装,每名党员干部至少推介身边10名群众安装反诈app,提高全社会免疫力。
瞄准社会热点,以远安县新冠疫苗接种、嫘祖文化节等全县重大活动为契机,深入其中开展反诈宣传,推介国家反诈app安装。
紧盯广大中小学生这一群体,深入校园开展防诈宣传讲座38期,并动员学生将反诈知识从校园带回家庭,以学生带动家长提高家庭的防诈意识。
加强与县财政部门的协作,深入670余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对面向财会人员、分管财务领导开展防诈专项宣传;主动与税务部门沟通,为辖区350家企业开展电诈防范知识培训;针对冒充工商部门类电诈,我局积极与市场监管局沟通,向辖区230余家个体户发送防诈提示短信。
联系全县三家保安公司、15个寄递业场所、60余家旅店业场所、1000余个宾馆房间,在收发的快递包裹、酒店的醒目位置张贴防诈提示卡;利用远安城区成熟的“音哨”系统及117个村居的广播系统,早中晚循环播放防诈语音提示,“洗脑”式宣传。(平安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