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农忙,路上车辆多,驾驶三轮车一定要带好头盔,遵守交通规则!”3月21日,点军区公安分局桥边派出所民警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安全宣传,民警指着停在不远处的农用三轮车,对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说道。
点军区桥边镇地处宜昌城郊,农村区域面积大,人口相对分散。为破解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的“单元过大,管理难到位”“需求多元,服务难落地”等难题,桥边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细化治理单元,拓展和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探索乡村警务新模式。今年一季度,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分别环比下降25%、44%,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5%。
3月19日,村民魏先生将一面印有“感谢人民好警察,办事迅速显神威”字样的锦旗送到桥边派出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几天前,年逾80岁的魏老出门拾荒深夜未归。情急之下,儿子魏先生到派出所求助。
“紧急寻人!”一条指令被下发至各村警务室,一张覆盖全镇的“警格”联动网迅速张开。警务室发挥人熟、地熟优势,立即召集同村网格员、综治员、志愿者,沿途寻找老人去向,随着消息在聊天群不断扩散,村民也自发加入寻人队伍。当老人被安全带回,一家人相拥而泣。
桥边派出所以农村网格为单位,成立13个农村警务室,作为深入基层的神经末梢,察民意、访民情、解民忧。农村警务室在派出所的支撑下,集合乡镇、村委会及社会力量,将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农村警务室牵头,已累计寻回走失人口15名,化解矛盾纠纷134起。
“桥边镇处于城乡结合部,从派出所出发到辖区最远的乡村,来回一趟要两个多小时。”桥边派出所所长燕晓波说。辖区面积广,住户分散,有限的警力如何满足村民多元的需求,桥边派出所有自己的办法:走到群众中间去,在群众身边召开“屋场会”。
“今天有派出所民警在场,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当面了解清楚。”3月22日,在桥边镇白马溪村某农舍屋檐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屋场会将周边30余户村民聚在一起,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国一边招呼村民入座,一边介绍。
缩小治理服务半径,激发工作效能,桥边派出所依托农村警务室,联合村委、综治、司法等力量,以屋场会的形式,就近召集、定期组织村民集体议事。村内热心公共事业的离任干部、退休教师、党员代表、致富能人等共同参与,有针对性的收集社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开展普法宣传,维护乡村平安稳定。
“警察同志,我要举报!”村民张先生率先说话,“某电子商城承诺高额返利吸引投资,欺骗群众。”
“公安机关一定会详细调查。”民警立即安抚村民情绪,并就识别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远离传销,讲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
“在屋场会上,村民畅所欲言,将房前屋后、针头线脑的事掰开来讲,派出所民警现场释理讲法,乡贤能人出谋划策,问题解决更直接,矛盾化解更快,乡村的平安底色也更足了。”村支书刘建国说。
今年以来,该所已累计在13个行政村组织屋场会18场,解决群众户籍、邻里纠纷等急难愁盼问题33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余份。
“我们村距城区远,以前往返一趟派出所要花数小时,现在在家门口就把问题解决了。”参加屋场会的村民深有感触。(点军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