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长江流域湖北宜昌段秀美如画,三峡大坝等景区引来无数游客“打卡”。傍晚,在胭脂坝、镇江阁等处江面,鱼儿翻着水花,野鸭追逐嬉戏。
“听说在宜昌江边能见到长江江豚,是真的吗?”游客同一旁纳凉的张大爷闲聊起来。长江江豚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一度十分稀少,很难见到。
“现在破坏长江水域环境的非法活动少了,水质明显改善了,经常能看到江豚的身影。”张大爷说。
宜昌,作为长江上游和中游衔接城市,是万里长江婀娜曲线上的重要一环。
宜昌市公安局立足“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构建一体化打击整治格局,提升打击长江流域生态犯罪效率。
▲五峰县公安局五峰镇派出所民警对辖区唐家河水库开展水上日常巡逻。
2022年,宜昌市公安局以“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为契机,组建食药环森支队,专司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和森林资源保护领域刑事执法。同步铺开的,还有在全市113个派出所推行民警担任“食药环森专干”机制。“食药环森专干”主要在日常巡防中重点巡查江河湖泊,摸排涉江涉湖违法犯罪线索,是公安机关打击涉江犯罪的“前哨”。
在此基础上,宜昌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遴选100名精干警力,组建一体化打击整治作战专班,构建市县公安机关和派出所三级捆绑的集中研判、集群侦办、合成指挥作战机制,在全链条打击生态犯罪上不断突破。
▲长阳县公安局抓获非法捕捞犯罪嫌疑人,对其运输车辆进行搜查。
“今年1月,我们在巡查中得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某菜市场内有人贩卖野生鱼。”一体化打击整治作战专班负责人薛文介绍,从该案中的菜市场摊贩入手,宜昌市公安局食药环森支队组织警力实地调查,源源不断的渔获物供应让侦查人员意识到,市场背后潜藏着一张巨大的利益网。
“我们随即开展合成研判,汇聚警力、数据、资源、技术优势,以情报为主导、大数据为支撑,攥指成拳,深挖扩线。”参与案件办理的民警胡迪说,专班民警围绕犯罪团伙作案规律、交易细节等固定证据。通过缜密侦查,案件脉络逐步清晰,证据链条逐渐完善,一个盘踞在宜昌、恩施等地的非法捕捞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一体化专班发布精确指令,长阳、当阳等地公安机关发挥人熟、地熟优势,配合实地侦查。3月16日,宜昌公安机关联合恩施公安机关,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48名,全链条打掉了一个横跨多地的捕、收、贩、运、销野生鱼的非法捕捞犯罪团伙。
▲兴山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在长江支流香溪河沿岸非法捕捞野生鱼类的环保案件。
宜昌公安不断整合力量、聚合资源,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以合成打合流,推动生态犯罪打击效率提升。2023年,宜昌公安机关打处环境、森林资源类犯罪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6%、33%。
如今,长江宜昌段,鸟飞鱼跃、水清岸绿成为常态,这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带来的民生福祉。(平安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