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我昨天对您说谎了!我没有在以前的单位上班了,我换了新工作,地点在广州市天河区xx大道xx公司。您能原谅我吗?”
一条来自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王某某的短信,完全打乱了未检检察官张卉云的工作节奏。
王某某因涉嫌网络诈骗犯罪,于2018年被宜昌市猇亭区检察院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考验期内,王某某不定期地通过电话、微信与未检检察官联系,每季度以书面形式汇报自己学法守法情况以及思想状况,一直表现较好。眼看考验期要结束了,却突然换工作,还想瞒住检察官。
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是不是真的换了工作?
又为什么要撒谎?
种种疑问让检察官辗转难眠
第二天,张卉云决定暂缓手上的案子,利用周末赶往千里之外的广州,再次实地考察王某某的表现情况。
一到广州,张卉云和书记员谭宇马不停蹄赶往王某某以前上班的某制衣有限公司,实地了解王某某的现状。
在与王某某监护人刘某某的交流中,检察官得知该公司因中美贸易摩擦,基本接不到出口订单了,公司已处于半停产状态,很多员工都辞职另谋出路了。王某某头脑灵活,很快找到了新工作。因担心自己以前的经历被新单位知道了,会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王某某就暂时对检察官隐瞒了这一情况。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听到这里,检察官紧张的内心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次日,两名检察官按照王某某短信上提供的地址,找到了王某某的新工作单位——某餐饮公司,以普通顾客的身份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和王某某在公司的职位情况。
为让王某某彻底放下心理包袱,检察官在附近另外选取地点,与王某某及其监护人见面约谈。
当王某某再次出现在检察官面前时,明显少了很多抵触,多了几分信赖;虽略显拘谨,但自信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
王某某跟检察官说,他前两个月被这家餐饮公司聘用,在前台做水吧员。虽然挣的不多,但心里踏实。同事们都充满正能量,彼此相处很愉快。这一年多来的经历,让他知道了自由的可贵,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
对自己之前未如实告知换工作的事,王某某面带羞愧,如实说出了内心的纠结。他说,怕检察官会联系新公司。如果大家知道了他以前参与诈骗的事,同事会看不起他,公司也肯定会将他开除。他还说,他珍惜这份工作,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请求检察官能够原谅他。
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检察官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一年前四处奔走、多方协调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是恰当的!360天的跟踪监管、时刻提醒,也没有白费!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综合实际考察情况,该院认为王某某在考察期内未违反法律规定,决定对王某某不起诉,并进行了宣布。
在宣布仪式上,检察官对王某某进行了训诫,再一次警示王某某要吸取教训,把法律法规挺在前面,不盲目听从别人唆使,不贪图安逸享受,不为非法利益所诱惑,老老实实做事,规规矩矩赚钱,干干净净做人。
最后,检察官向王某某详细解答了未成年人不起诉记录封存制度,告知王某某,相关资料将依法封存,除符合法定查询条件外,司法机关不会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彻底打消了王某某的思想顾虑。
检察官勉励王某某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某某感动地说,检察官与他之前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像朋友,又像亲人!他拿出手机,要他妈妈帮忙拍下了与检察官见面的难忘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