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2日,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涛专程向宜昌警方送来三面锦旗,感谢警方成功破获特大生产销售假冒安琪品牌酵母系列案件。图为副市长、公安局长上官福令(左四)与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左三)一行合影。
宜昌公安窗口警种实行“一门进驻”“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一事联办”政务服务模式。今年以来“一事联办”为新生儿落户1万余件。
全市公安机关扎实开展“万警访联万企”、“千名干部进千企”等活动,图为有关部门主动上门征求企业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措施,提升服务质效。
今年7月12日,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涛专程来到宜昌市公安局,送来三面锦旗,感谢宜昌、宜都两级警方成功破获特大生产销售假冒安琪品牌酵母系列案件。该案被湖北省公安厅列为2021年全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红榜案例。
今年以来,宜昌市公安机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与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持续深化“互联网 公安政务服务”改革,严打涉企违法犯罪,践行“店小二”精神,全力打造“极畅”“极简”“极速”“极优”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体验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服务升级 提升体验感
“以前先要去治安部门提交材料,再到窗口办理。现在最多跑一次窗口,真的方便多了!”10月22日,华新水泥(宜昌)有限公司安全负责人梅斌在办理完爆破作业单位许可后连声点赞。
实行“一门进驻”“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一事联办”政务服务模式,这是今年宜昌公安推出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最大限度的向内挖潜、自我革命,真正让“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用政务服务的“辛苦指数”换取市场主体的“发展指数”和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
“全市公安机关现有104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进驻同级政务服务中心,94项实现网上办理,82项‘最多跑一次’,46项当场办结,22项群众办事不需见面。”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民警罗维介绍。
同时,建立公安、人社、医保等单位工作联动机制,持续深化新生儿落户“一事联办”,提交材料从15份精简到4份,办理时限由3天压缩至10分钟,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一次就办成。今年以来,“一事联办”新生儿落户1万余件。
年初,枝江公安率先实现新生儿落户“一事联办”市域全覆盖。家住枝江仙女镇的董先生切身体验到改革带来的便捷。3月22日,他在派出所为其刚出生的女儿办理户口登记的同时,户籍民警通过“一事联办”,同步为其女儿办好了医保和社保。
硬核护航 提升安全感
9月24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通报,该局破获一起跨省非法经营烟草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查获加工烟丝9036千克、烟叶21411千克,涉案价值千万余元。
今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以打护企、以打促防”,破获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串通投标等涉企经济犯罪案件26起,假冒侵权犯罪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7名,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伍家岗区公安分局率先建立重大涉企案件受立案“高效一站式”工作机制,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7月12日,该局伍家派出所接辖区国帮筑宜昌有限公司报案,称公司十里云麓工地5号楼前堆放的铝制模板和备楞被盗,价值过万元。接警后,该局迅速启动机制,24小时抓获嫌疑人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公司负责人对分局快立快破该案表示非常满意。
市公安局副局长陈侃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市公安机关以正在开展的“雷火2021”、“7.25”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有效净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
有呼必应 提升获得感
6月8日,市公安局交警部门针对道路两侧商户反映集中的停车难问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城区隆康路等十条道路夜间违停车辆采取“三不拖”的全新管理举措,有力助推夜经济。
“为实现营商环境工作投诉服务零距离,我局设立了‘12389’营商环境投诉专线和‘店小二’服务专线,在线受理政策咨询、办事解读和问题解答。今年接到的5起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均得到妥善回应。”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苏华容说。
3月28日,远安县某重点项目工程架设电线需要经过村民的山林,村民提出让施工方将150亩山林全部征收,双方多次协商未果,驻企民警得知情况后,及时上门劝导3个多小时,村民只收取了700元的砍树青苗费。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建立“一企一警、一企一策、一园一室”沟通联系机制,扎实开展“万警访联万企”“千名干部进千企”等活动,先后与669家企业结对子,召开座谈研讨会250场次、培训会190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500余条,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530余起,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三峡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