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申明 通讯员田骁
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千余次,化解群众矛盾100余起,受理法院诉前调解600余件,其中成功调解380余件……
社区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去找“邻里法务会客厅”。近日,在宜昌市司法局举行的媒体记者走基层活动中,位于西陵区云集街办夷陵路社区的“邻里法务会客厅”引人瞩目。本报记者采访了这个社区公益法律服务团队的负责人——北京盈科(宜昌)律师事务所覃波律师,听他讲述这个特殊“会客厅”背后的故事。
覃波正在接待来访群众。
偶发事件催生“会客厅”
“一个偶然的事件加速了‘会客厅’的推出。”覃波回忆了“会客厅”出炉过程。
2015年,曾在外地从事培训行业的覃波转型回归律师行业。
2018年,覃波被西陵区信访局聘为法律顾问,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
当年10月,某舞蹈学校经营不善,老板跑路。近50名家长围堵西陵区信访局,反映学校突然关门,学生剩余较多课程未完成,要求政府部门给说法。
覃波迅速介入矛盾化解工作,并提供公益法律援助协助家长维权。
“帮助群众找到合法有效的维权路径,才能快速化解社会矛盾,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相对容易”,这是覃波当时的第一反应,在工作人员协助下,首先稳定了家长们的情绪,然后选出家长代表,耐心地问清诉求,进行法律分析。
随后,覃波带领家长代表制定维权方案与实施步骤,经过几天辗转奔波,最终和一度失联的学校负责人联系上,耐心地分析利弊,商讨开元ky88棋牌官网的解决方案。
经过一个星期的维权行动,涉及70余名家长的百万元学费被全部追回。
“很多长期难于化解的尖锐矛盾,很重要原因是矛盾没有被及时发现,或发现没有得到及时化解。”通过此次偶发事件,覃波意识到,自己的职业是非常有价值的。
2019年,在西陵区司法局、云集街办等多方支持下,覃波和数位公益律师成立“邻里法务会客厅”,驻扎在云集街道办事处辖区。
频频化解疑难杂症
“邻里法务会客厅”成立后,覃波带领律师团队,频频出入数十个社区接待群众来访和咨询,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化解矛盾纠纷。
2021年4月,某小区房顶防水工程因质量问题无法通过验收,施工方工人因拿不到工资引发跳楼事件。“会客厅”迅速派出调解员,现场梳理书面材料并询问相关当事人后组织双方进行协商。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协调,业委会与施工方自愿达成了一致意见,矛盾得以完美化解。双方签署协议之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同行团队成员问覃波:“这样做值吗”,覃波微笑说:“我成长很快”。
同年8月,一位家长向“会客厅”求助:未成年女儿与一名男子“谈朋友”,发生关系导致怀孕,现有证据无法追究男子刑事责任。覃波介入后,一方面对当事人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参与受害人和男子协商谈判,最终为受害人争取到数万元赔偿款。
自“会客厅”成立以来,在西陵区司法局等上级部门指导下,已经参与社区、街办大小矛盾化解50余次,并成功化解重大群体矛盾十余起。
“只有大众的法律常识提高了,人与人之间才能理性的对待矛盾,也才能合法的解决矛盾,社会才能稳定。”覃波律师说,公益律师团队先后受云集街办、学院街办党群服务中心邀请,为全体社区工作者开展“民法典专题”、“社区常见矛盾法律常识”、“物业矛盾化解专题”、“社区常见矛盾化解技巧”等相关专题的普法宣传活动7次,还先后到绿萝路小学、宜昌市五中为全体师生开展“青少年必备法律常识”的主题讲座,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一致好评。
公益法律服务助力社会治理
“不能让矛盾不断激化,形成难以解开的死结,尽量将矛盾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确实无法协调的,也应当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持续数年的公益法律服务,让覃波感触颇多。
覃波说,公益律师团队从事矛盾化解工作,很大程度上为相关部门做好了补位工作,自己从这项事业中也获得了成长与快乐,群众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时,越发让他觉得不能辜负这一份份认同与信任。
随着“会客厅”工作的推进,受到上级相关部门重视,2020年成立了西陵区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会客厅”作为其下设机构驻扎在社区,中心的成立加大了公益法律服务的力度与广度。
2022年初,西陵区学院街道成立“物业法律服务会客厅”。下一步,覃波想结合各街办特点,把“会客厅”的经验复制或推广到其它辖区。
从2022年8月开始,西陵区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开始承接法院诉前调解案件,一年来收案600余件,成功调解380余件,极大的节省了司法资源,降低了群众的诉累。
“公益法律服务,有效地为社会治理提供助力。在公益法律服务的实践中,覃波和团队也实现了自身价值。”西陵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对该中心的工作高度肯定。
2022年2月,“宜昌市西陵区邻里法律服务中心”被宜昌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先进集体”,个人也先后荣获宜昌市“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服务宜昌高质量发展律师”及西陵区“第五届优秀人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