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伊洛 通讯员高玲玲 张江洪
“我们已制定《旅客遗留物品管理办法》,还组织酒店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员工职业素养,规范经营。”
最近,西陵区法院接到某酒店反馈,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更好服务旅客,规避相关风险。
这则反馈,缘起西陵法院不久前审结的一起案件:因该酒店不当保管旅客遗留物品,给旅客造成经济损失。
结案后,法院向该酒店发出司法建议书。随后,便有了这一系列“抓前端、治未病”的措施。
在很多人印象中,案件在法院顺利结案,事便了结。其实,并非如此。
记者从宜昌中级人民法院采访获悉,近来,宜昌两级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不断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近三年,宜昌两级法院共向有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212件,其中,今年一年达105件。
这些司法建议,帮助有关单位改进工作,完善治理,既把脉问诊,又开方治病,使一个个“小建议”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大作用”。
园区企业经营存在法律风险
戴好“安全锁” 护航营商环境
“要订单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促企业全面梳理企业管理、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点”……最近,枝江法院董市法庭向枝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开出这样一份司法建议“药方”。
“我们在审理涉企合同纠纷案件中发现,枝江高新区辖区内部分企业合同意识、证据意识不强,法律风险意识薄弱,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和法律风险。”董市法庭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些问题,该法庭对审理涉企合同纠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并向枝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开出这份司法建议“药方”。
这份司法建议提出,加强法治培训,“订单式”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提升企业合同意识和证据意识。开展“法治大体检”,精准把脉问诊。聘请法律专业人员,健全规章制度。同时,法庭建议枝江高新区管委会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适时指导监督,督促企业合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切实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在猇亭,多次发生盗窃案的某公司也收到一份司法建议书。法院要求其完善安保程序,加大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投入和安全巡查力度;提高员工法律意识,通过岗前培训、入职审查等方式,从源头防微杜渐。
“我司以此次破获案件为案例,开展了全员法治教育,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安保和财产管理。”收到《建议书》后,该公司立即回复。
这则建议书,缘起于猇亭法院审理的一起监守自盗案件。
2023年7月,猇亭法院在审理一起公司盗窃案中发现,盗窃犯是公司“内鬼”,先后有4人从该公司盗窃废弃物资20余次,且采用皮卡车托运等方式,盗窃方法张扬、持续时间长、盗窃次数多,给企业造成了巨大财产损失。
猇亭法院对案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该案对于全区企业安全经营、增强企业安保意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立即向该公司发送司法建议书。
该公司全盘采纳了法院建议,立即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迅速开展自查并进行整改,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隐患。
司法建议不是从末端解决问题,而是着眼前端将问题止于未发。2023年,葛洲坝法院、长阳法院发现医疗机构非法售卖美沙酮溶液、毒贩口含美沙酮溶液用于贩卖,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堵住毒品类药物管治漏洞,切实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全稳定。
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未及时报告
撑起“保护伞” 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我们已要求各单位对近三年未成年人诊疗情况进行自查统计、线索梳理,同时,对案涉医院下达《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今年8月,宜昌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来到葛洲坝法院,反馈司法建议书的落实情况。
2023年7月,在一起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刑事案件中,法院发现,市某妇产医院在诊疗活动中对未成年人疑似遭受性侵害的犯罪线索没有及时报告,市卫健委在监管医疗机构落实《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可能存在工作疏漏。对此,葛洲坝人民法院对市卫健委及相关医院发送司法建议。
“为此,特建议:继续推进强制报告制度宣传全覆盖,将妇科、儿科、急诊科等关键科室的医护人员,列入宣传、培训的重点对象;压实强制报告主体责任,设置专人专岗,层层签订《强制报告责任承诺书》,对于瞒报、谎报的情形建立追责问责机制,推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落细。”
对于该司法建议,市卫健委反馈表示,已通过《关于在市直卫生健康单位开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自查工作的通知》,对九种应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情形进行了普法说明,要求各单位对近三年未成年人诊疗情况进行自查统计、线索梳理,从加强学习宣传、保障信息安全、严肃问责处理三个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同时,对案涉医院下达《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该妇产医院也第一时间向法院回函,对法院提出的针对性意见照单全收,除对涉事人员开展诫勉谈话,亦及时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开展教育培训等系列整改措施。
脐橙买卖纠纷频发
点燃“助推器” 助力乡村振兴
又到橙黄橘绿,秭归脐橙销售迎来高峰。可与此同时,脐橙交易民事纠纷案件持续上涨,呈逐年攀升态势。
对此,秭归“橙子法庭”进行了专门研究。
秭归法院深入分析案件共性特点,走访脐橙种植大户和橙企,了解他们在脐橙交易中遇到的困难。
经过多次走访调研,“橙子法庭”法官发现了类案高发的原因所在:脐橙交易流程不规范,以电话、微信语音等口头方式交易为主,未签订书面合同,未核实买方信息;维权渠道单一,主要诉诸法院解决纠纷,维权成本高、耗费时间长。
随后,综合案件特点和脐橙交易实际,秭归法院采取司法建议的方式,向县农业农村局和柑橘协会提出完善行业交易规则、建立信用约束平台、拓宽多元解纷渠道、加强行政监管和司法监督等司法建议。
县农业农村局和柑橘协会第一时间回函,向秭归法院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将认真研究吸纳,制定有力措施推进脐橙产业壮大、助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物业服务水平较差
给出“路线图” 服务好小区居民
“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定期监督、检查物业服务企业质量,对不符合标准的物业服务企业发出整改通知,提升行业门槛。”记者从夷陵区法院获悉:黄花法庭刚刚向物业主管部门——夷陵区住建局和黄花镇人民政府发出夷陵法院今年首份司法建议书。
今年来,黄花法庭受理多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审理中,法官发现:涉黄花某小区的物业公司与小区近百名业主存在物业纠纷,物业公司服务水平较差,居民和物业公司之间矛盾突出,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解纷途经。
“该类案件虽然标的较小,但当事人争议较大,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黄花法庭负责人介绍,法庭延伸审判职能,向物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
黄花法庭对该小区物业纠纷的成因、现状进行认真梳理后,提出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定期监督、检查物业服务企业质量,对不符合标准的物业服务企业发出整改通知,提升行业门槛。由社区、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调解组织开展物业纠纷诉前调解,构建物业纠纷“第一道防线”,避免一味以判决方式结案激化矛盾,降低案件增量。指导物业服务公司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切实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提升物业服务人员素质,与业主加强沟通交流,改进服务态度,减少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强化城镇法治宣传,积极发挥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引导居民理性维权,培养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
建议书发出后,区住建局和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及监督职责,积极引导纠纷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者,治之端也。未来,宜昌法院还将加强调研沟通和协同落实,提升司法建议的计划性、针对性、精准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以案件审理的“小切口”做好社会治理“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