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全省信访工作法治化14个试点县之一,宜昌市唯一的试点县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坚持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凝心聚力抓前端、治未病,推行枫桥经验“五诊”工作法,以“预诊”探民情、“坐诊”解民需、“急诊”缓民忧、“会诊”息民怨、“复诊”获民心为抓手,将人民调解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梢,持续推进长阳平安稳定工作和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预诊”探民情,了解群众所思所盼。防范为先,预防为主。常态化展开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坚持日常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各类矛盾信息,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关口迁移,提前介入。充分发挥村(社区)民警、村居法律顾问、驻村工作队、村居网格员、乡贤能人等在社会治安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代表等“五老”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用创新的思路、灵活的方法,依靠人民群众、借助群众力量开展调解工作。利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网格中心构建起触角延伸、上下联通的立体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体系,深入村组湾户和田间地头,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以提高调处的时效性和成功率。领导示范,压实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机制,深入一线排忧解难,为源头化访提供有力支撑。
“坐诊”解民需,化解群众所愁所难。选贤任能,建强调解队伍。做实县社会治理中心。目前,中心常驻单位11个,轮驻单位4个,点驻单位12个,进驻人员63人。中心服务功能包括来访接待、网信和人民来信办理、法律服务、诉讼服务、心理咨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性和行业性调解、研判指挥调度等。通过社会治理中心的运营,可实现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只进一门、只找一人。夯实基础,加强调解培训。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开展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公调对接等专题培训,邀请行业专家现场授课,不断提升人民调解法律知识水平及依法调解能力。常态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在村(社区)综治网格中心设立“矛盾纠纷咨询点”,负责日常接待接访工作。为单位和个人提供纠纷调解咨询和调解服务。
“急诊”缓民忧,破解群众所急所困。数智赋能,聚焦科技优势。将人民调解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应用为引擎,通过科技手段助力调解便民化。推行“网络调解”“视频调解”,不拘时间、不拘形式、不拘特点,实时开展调解,提升人民调解“智慧”水平。紧急调解,迅速为民排忧。根据受理纠纷性质、案由、标的额、当事人数量、疑难复杂程度、社会关注程度等因素,将纠纷进行繁简划分,流转至相应的受理程序和受理部门,实现简案快调、繁案精调。做到选择适用适当的受理程序,科学调配和高效运用调解资源,规范完善不同程序之间的转换衔接,做到该繁则繁,当简则简,繁简得当,提升程序效能,努力以较小的调解成本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
“会诊”息民怨,纾解群众所累所怨。强化平台支撑,深化组织融合。充分发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网格)中心作用,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调解责任,注重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对部分疑难复杂调解案件,及时联合部门“会诊”,商讨开元ky88棋牌官网的解决方案,制定防控措施和化解措施,高效推进问题解决。组建专家队伍,提升调解质效。近年来,县委持续选派专职信访专员,全面深入到村、社区信访群众身边,对信访积案、领导包案事项、领导阅批件、各级交办件等进行会商研判、推动化解,取得了显著成效。县信联办定期组织召开专员工作会议,对重点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把脉问诊、实操分享,发挥专家团队工作最大潜能。同时,大力吸收社会专家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退休政法干警等加入人民调解队伍,发挥网格员、“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作用,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法治化的矛盾纠纷化解需求,提高新形势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复诊”获民心,排解群众所忧所患。定期回访,提高调解工作质量。建立矛盾纠纷回访工作机制,各级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通过电话回访、上门回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对调解结果的满意程度、问题解决是否彻底。对解决不彻底、还存在隐患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分析研判,确保受理的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通过回访,发现调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提升调解工作的质量。跟踪履行,巩固调解工作成果。通过回访及时掌握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对已经履行完毕,但是有可能再次发生纠纷的案件,再次进行梳理和分析研判,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通过严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质量关口,力促矛盾化解“消存量、控增量、防风险、守底线”目标实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