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庭,在威严、庄重的同时,还有温柔和善解人意的一面?
5月30日,在宜昌市伍家岗区核心商业区——环球港商业街里,一场面向全体公众的“巡回法庭”结束后,刚刚审理案件的李琳法官轻松、幽默地解答了现场群众提出的多个问题,赢得大家热烈掌声。这是该区“民法典宣传月”组织的三场“巡回法庭”活动的最后一场,而三场活动,也让参与群众体验了“法”的另一面。
庭审过后,对话很精彩
当天下午2点半,随着法槌敲响,“巡回法庭”开始庭审,台下座无虚席。
这次庭审的是一起某银行诉某市民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法官李琳和助手紧密配合,严格完成身份确认、质证、辩论等环节。
在法官调解下,原告和被告当场达成和解,被告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分期完成还款。
“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方便市民融资,提供了很多便捷的贷款方式;但借款人一定要按照约定按期还款,如果出现逾期情况,也要积极沟通,避免承担相关法律后果。”法官对案件进行了小结。
随后,在负责活动主持的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引导下,李琳法官开始接受现场群众提问。
“请问法官,我没有结婚,可以收养小孩吗。”一位年轻女孩现场提问。
“民法典对收养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收养流程作了详细的规定,在具体操作前您可以向民政部门咨询。”李琳回答。
“请问法官,我现在准备结婚,想自己买一套房子,以后如果出现离婚情况,房产该如何分割。”另一名年轻女士提问。
“请问这位女士,您的男友或男方的家属在现场吗。”李琳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笑称:“希望您有一个美满的婚姻,不会出现这种特殊情况;万一闹到这个地步,法院会根据婚前财产的情况,再综合个案情况进行判决。”
……
李琳法官一次次机智而幽默的回答,赢得现场群众的一阵阵热烈掌声。
“法味”对话,颇受群众欢迎
类似充满“法味”的对话,也曾在此前举行的“巡回法庭”进社区、楼宇活动中出现。
5月14日下午,伍家岗区以“优化营商环境 ‘典’亮魅力伍家”为主题,依托“法务进楼宇”专项行动,能动整合法官、仲裁员、公证员、律师等法律资源,在旭光商贸大厦开展了巡回法庭进楼宇活动,分“观庭审、听讲座、送服务”三个阶段为群众、企业带来“沉浸式”的庭审体验、“交互式”的学法课堂、“保姆式”的贴心服务。
庭审结束后,为进一步加深旁听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伍家岗区特邀宜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案件审理庭庭长王鹏现场进行“以案释法”专题讲座,受到现场群众欢迎。
5月27日上午,宜昌市伍家岗区开展“巡回法庭进社区”活动,走进岳家冲社区,现场对一起交通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进行庭审。
庭审结束后,法官马丽和现场群众也来了一场对话:
“请问法官,目前情侣之间转账、发红包等行为,是否属于赠予,应如何定性?”
“类似的案例目前不少,判决认定是否属于赠予,主要根据金额的大小、转账时是否有备注等情形。”
“请问法官,企业多年前未给我缴纳社保,有工友已经起诉获得支持,我如果打同样的官司,工友的判决书法院会否作为佐证?”
“目前,全市的案件已经联网,凡是有关联性的案例,法官会按照办案流程进行查询,保持裁判的一致性;庭审期间,您也可以提供类似的关联案例。”
一位社区干部告诉记者,这样的对话,太接地气了,对群众有很好的法治教育效果。
类似对话,今后将成常态
“在核心商业区开庭,和市民群众现场对话,与平时在法院开庭还是有蛮大区别。”5月30日下午,在活动结束后,李琳法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场合开庭,她和审判团队会重点突出审判程序的完整性,以期让群众了解庭审的过程;而现场和群众交流的环节,她尽量采用轻松的聊天、拉家常形式,尽量让“巡回法庭”的普法效果发挥到最佳。李琳透露,伍家岗区人民法院计划安排多名法官,将庭审现场搬到企业、社区等群众身边,在办案的同时,进行普法宣传。
“‘巡回法庭’受到群众热捧,体现了群众对这种普法宣传形式的认可。本次‘民法典宣传月’,我们紧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主题,从‘巡回法庭进社区、进商圈、进楼宇’、‘民法典护航校园学子健康成长’、‘民法典赋能营商环境’等维度谋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把法送到群众家门口、送到企业楼宇内、送到辖区街头上,缩短群众学法的‘物理距离’,更拉进法律和群众、企业的‘心理距离’,努力推动学习宣传民法典在辖区蔚然成风。”伍家岗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伍家岗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