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昌市点军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点军法院)受理了一起合伙纠纷,涉案金额高达千万余元。2019年底,原告陈某与被告李某签订《合作协议书》,约定陈某以1500万元入股李某名下的某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做生意,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双方便因信任危机起争执,陈某一怒之下将李某及其公司告到了点军法院。
经济影响评估改变办案思路
点军法院受理后,承办法官综合审判庭庭长殷红霞深感责任重大。按照传统办案经验,无非是按部就班的送达诉状、通知开庭、简单调解、判决案件、结案,上不上诉就是当事人的事了,一审法官办案也就到此为止了。自从全省法院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以后,点军法院的办案程序就改变了,要求案件承办人首先评估诉讼对涉诉企业的影响。
殷红霞在拿到案件后,看到陈某的诉前保全措施,冻结账号、查封财产,无疑对涉诉公司就是晴天劈雷。殷红霞便第一时间进行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她组织召开了法官会议,认真研判诉讼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评估诉讼对涉案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评估结束后,她深感不安,因为评估结论表明,现已采取的诉前保全措施就足以导致企业停工和员工失业。根据评估结果,她知道按传统办案思路可以结案,但是是不能化解矛盾的,在慎重思考后,她提出了“调解先行,庭审在后,判决兜底”的办案思路,并立即通知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
多元解纷防止矛盾升级
果不其然,殷红霞还没有来得急通知两被告,两被告却火急火燎地找到了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责难。殷红霞深感委屈,但依然冷静地让当事人把火发完,待李某彻底冷静后,耐心向李某解释法律规定。听完解释,李某又哭了,把双方合作以来的一肚子酸甜苦辣全部泼在殷红霞身上。李某说:“如果不迅速解除保全措施,企业只好关门了!”。殷红霞耐心的倾听,细细的琢磨,让李某回到了理性状态,她随即提出组织调解,李某及其公司法律顾问立即就同意了。
当天下午,殷红霞组织了第一次调解。陈某和李某一见面,就像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立马就争吵起来。见到此种情形,多年的司法经验告诉她,还没到当事人面对面调解的时候。她把原、被告双方分别安排在不同房间,把工作重点放在陈某身上,在耐心听取陈某意见后,她用征求意见的口吻让陈某考虑提前解除保全措施的可能性,被陈某一口拒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殷红霞知道一次调解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她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经过这次调解,至少让双方绷紧的弦都松弛下来了,矛盾有所缓解了,而且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双方走到一起是区政府做的媒。
殷红霞立即找到区政府相关领导,请领导和相关部门共同做工作,得到区政府全力支持。区政府有关部门分别找到陈某、李某,做说服教育工作,促使双方回到协商解决纠纷的轨道。经过府院联动,全力攻坚,终于说服陈某同意先解除保全措施,让企业正常运转,双方的矛盾有效缓解,解决问题的闸门终于打开了。
当庭调解定纷止争
在双方的矛盾缓解后,殷红霞择机组织了案件庭审。庭审中,殷红霞不失时机的引导双方举证、质证,学法明理,查清了案件事实。庭审结束后,殷红霞在征得双方同意后,组织了当庭调解,调解中陈某、李某时而面红耳赤,时而又笑逐颜开,气氛十分和谐。殷红霞抓住机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得到双方认可,双方当庭签订了调解协议,殷红霞也立即制作了调解书。
一起激化的社会矛盾就这样得到了有效化解。经过本案的审理,殷红霞越来越感觉到,人民法院要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就必须立足审判职能,改进审判方式,参与社会治理,才能谱写新时代法院担当。(宜昌市点军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