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政法机关信息化应用技能“大比武”活动开展以来,宜昌政法机关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坚持全员参与、全员培训、全员应用,突出以比促学、以比促用、以比促建,围绕“建、训、用”扎实开展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提档升级抓建设。全市政法机关以信息化应用技能“大比武”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信息化项目建设。全市法院系统建成高清科技法庭41个,正在招投标、建设的35个。全市执行案件公开率、案件信息公开率达100%,实现了12368短信平台信息全覆盖。市中院在全国率先疏通网上立案渠道的各个节点,开通网上立案诉讼服务平台。秭归县率先在基层法院中启动网上立案。检察系统深化“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侦查信息化平台、综合管理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市级信息共享案件录入由5月初的18件上升到256件,上升幅度13倍;市县两级信息共享平台案件录入数上升64.5%。公安系统依托宜昌公安云计算中心,综合资源、服务支撑系统,合成工作、作战、指挥平台等“一个中心、两大系统、三大平台”,将“oa”智能提醒、“全民三员”民意通、社区e通、交通移动执法及微信服务终端等移动程序系统有机结合,打通移动3g、4g网络与公安内网、宜昌电子政务网的连接壁垒,全力打造宜昌移动警务,实现基础工作“移动化”、信息采集“智能化”、队伍管理“便携化”、群众办事“自主化”,助推云端警务迈向新台阶。司法行政系统投资70万元完成全市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与宜昌市综治“9 x”信息系统完成对接。市司法局广泛深入调研,制定出台《宜昌司法行政综合服务平台需求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列出了分期建设计划。一期项目包括法务网格开发、公证管理系统开发等内容,预算投入135万元,预计7月中下旬启动建设。
二是提升技能抓培训。全市政法机关积极适应互联网 时代要求,以信息化应用技能“大比武”活动为抓手,采取自主学习、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以考促训、专题辅导、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全员培训,切实提高信息化应用技能应用水平。市法院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三基一专”的学习训练,制定教程、安排专人授课,开展各业务庭“一带一”现场教学,组织专项培训和过关考试。市检察院通过内部网站公布全省检察机关知识竞赛题库,模拟竞赛仿真环境,组织干警参加全省检察机关“大比武”竞赛网上学习考试,形成了信息化知识技能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互联网 检务”信息化应用集训。统一职务犯罪预防业务应用软件教程,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预防讲座。市公安局狠抓民警信息化实战应用技能培训考核,举办3期信息化实战应用及执法规范化建设培训班,对各县市区(分)局和局直单位444名民警进行集中培训。各县市区(分)局先后组织培训班152余场次,比武竞赛48次,共有民警2637人次参加了信息化培训及比武摸底考试。市司法局为切实抓好社区矫正帮教安置信息化“大比武”活动,下派专职技术人员,开展送信息下乡,对基层司法所信息化应用操作进行手把手教学、现场答疑解惑。
三是选拔尖兵抓实战。在全员发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全市政法机关依托信息化平台,将“大比武”活动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围绕系统应用、流程操作、数据分析与使用等操作实践,立足实战提高干警信息化技能应用水平,切实以实战运用促进执法规范化、引领政法工作现代化。市检察院选拔4名干警成立信息化侦查组,探索直接运用信息化手段查办案件的新侦查办案模式。充分运用侦查信息平台收集涉案线索,以信息引导侦查,目前已立案9人,其中要案1人,大案8人。结合侦监部门信息化应用工作实际,在全市侦监部门确定一名业务骨干作为种子选手,专职负责“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及运行。市公安局牢固树立以基础信息化为公安工作重要支撑的理念,1至5月全市利用信息化手段破案1048起,占破案总数的55.33%,其中利用指纹信息破案715起,占破案总数的37.75%,利用信息抓获逃犯227名,占追逃总数的5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