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秭归县迅速行动,全面启动特殊人群专项整治行动。
一、管控精神障碍患者不发生肇事肇祸。对全县精神病人逐村进行再筛查再摸排,弄清底数,完善信息,提高信息采集率和准确率。将市级交办的23名3至5级司法鉴定精神病人名单发送至相关派出所,核对信息无误后录入社区警务平台进行管控。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严格落实一名乡镇干部、一名公安派出所民警、一名村(社区)干部、一名村(社区)医生、一名患者家属的“五包一”责任制,对易肇事肇祸精神患者及家属逐人见面,了解情况,防止漏管失控。同时,各乡镇政府牵头,综治、卫生、公安、财政、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联手,全面启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奖补”工作。目前,全县共录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032人,其中易肇事肇祸精神患者67人,送治5人,其余均在控在位,未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
二、防控极端个人不发生暴力案事件。在全县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坚持“日排查、周分析、月研判”和“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将市级列入交办的12名极端个人信息录入治安重点人分析研判系统,逐人进行研判,明确责任人,逐人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化解消除。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对高危人员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掌控。通过再摸排,力争发现一批深层次的矛盾纠纷,力争调处化解一批,做到矛盾不出县不上交,不化解不放过,不发生民转刑案件,不发生极端个人暴力案事件。
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不发生侵害侵权案事件。截至3月份,全县共摸排无户籍、无人监护儿童58人,父母无监护能力54人,父母一方外出或无监护能力委托祖父母等监护儿童2187人,对调查摸底的关爱儿童逐人签订责任状。同时,深入学校、村落开展防骗、防火、防溺水等知识宣传,加大对涉儿童违法犯罪的查处打击力度。目前,全县已有31名无户籍儿童落实了随父随母登记户口,调处此类矛盾纠纷15起,批评教育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