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级四步调解”机制,有效化解社区各类矛盾纠纷,让居民烦恼少了,笑脸多了,邻里之间更加和睦了!
12月4日下午,谭家河社区调解委员会召开碰头会,针对六组汪氏兄弟调解多次未成功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行集中研讨,并拿出调解方案。近日,社区党委书记周锋、副主任牟少波、调解主任罗茂森一行三人将再次入户开展调解工作。
自2018年开始,点军街办谭家河社区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工作上狠下功夫,把人民调解作为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区和谐的重要手段,建立起“三级四步调解”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目标,让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为社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点军街办谭家河社区
谭家河社区辖区面积10.5平方公里,由原谭家河村和原红旗电缆厂居委会合并而成,系城乡混合型社区。辖区现有居民681户,2459人(空挂户525户,3432人)。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现有中共党员136人。
点军街办谭家河社区内的企业
近几年来,随着谭家河社区的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落地,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如何化解社区矛盾,成为了社区治理中的重要课题。
1
行使“三级”调解耐心细致化解纠纷促和谐
辖区发生了矛盾纠纷,首先由聘请的调解员、小组组长、网格员一起率先介入,积极开展调解工作;调解三次没有成功的,再由社区带组干部、民调主任再次开展二级调解;若调解三次后仍没有调解成功,便由社区书记带队进行第三级调解。
经过逐级耐心细致地调解,许多矛盾纠纷当事人都觉得社区非常重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往往敞开了心扉、解开了心结,顺势达成了和解,这就是谭家河社区“三级”调解机制的核心内涵。
谭家河“三级”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图
社区居民彭大姐就是“三级调解”机制的受益人之一。彭大姐和同组居民田某两人因田界问题发生纠纷,争争吵吵闹了好多年,双方都觉得自己得理,从最初的见面绕着走,逐渐演变为见面就红脸!
2019年,俩人在田间再次发生言语冲突,该小组调解委员屈定乙得知后,与组长简安梅、网格员苗玉蓉一起主动上门开展调解,但双方各执一词,调解多次也没有达成协议。
调解彭某田界纠纷
调解员将情况反映给了该组带组干部李飞,李飞和治调主任罗茂森专门为此事走访了当年参与分田的居民,了解情况后带着调解员、组长、网格员一行5人再次分别入户,对发生纠纷的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次耐心地调解,彭大姐和田某终于笑着握手言和,达成了和解协议,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
“社区调解矛盾纠纷真是实实在在能帮我们老百姓解决问题啊!我真该早点相信组织!”拿着调解协议书,谭家河社区居民彭大姐说出了心中的感概。
彭某调解协议
2
使用“四步”方法四大措施辨证施治效果好
在“三级调解”的工作实践中,社区各级调解成员同时运用“听”“看”“说”“劝”四步调解方法,坚持做到 “听”双方阐述理由,不偏听偏信;“看”实地勘察情况,不想象猜测;调解时 “说”出法和理;“劝”出情和德!
四组居民杨某和罗某因田界发生纠纷,一方在田里种菜,另一方就用水泥板和瓦片把菜田盖住一半,两家各不相让,多次发生口角。杨某于2019年11月中旬到社区申请人民调解,社区立即按照程序开展调解工作。
因当事双方白天都要上班,带组干部和组长就通过微信、电话分别对当事人进行劝导,认真倾听两家的意见和看法,并到达现场查看两家农田的情况,再利用晚上下班时间分别上门调解。
调解成功后,带组干部现场起草调解协议。
经过耐心做工作, 11月30日,社区将双方约到会议室开展调解工作。当天副书记、带组干部、调解员及社区法律顾问都参与了调解,从“道理”讲到“情理”,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法律条文讲到两家老一辈祖先的深厚情谊,最终将矛盾成功调解。
杨某向社区赠送锦旗
12月4日,杨某送来一面“公正调解,为民解忧”的锦旗,对社区人民调解员和社区干部牺牲休息时间及时、有效的帮他化解矛盾表示感谢。
3
开展“德”“法”宣传源头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社区以党建为平台,利用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居民代表大会开展“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家庭团结”等正面宣传教育,弘扬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通过夜巡、屋场会以及居民微信群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氛围。“德”“法”宣传从源头上减少了社区矛盾纠纷的发生。
廉政道德讲堂
屋场会普法宣传
4
预先排查发现居民中心户成为 “千里眼” “顺风耳”
社区根据各组地域特点和居民分布情况,按照每10-20户划分了35个中心点,由党员、居民代表担任居民中心点的户长,没有党员和居民代表的片区由热心社区工作、有奉献精神的居民担任。
居民中心户划分
户长详细掌握所负责片区的居民基本情况,并积极收集民情、民意,一旦发现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矛盾纠纷,就及时向调解员反映,提供调解工作所需的第一手信息,为后期成功调解打好基础。
聘请人民调解员
5
灵活机动运用矛盾纠纷因事制宜巧化解
使用“三级四步调解”机制不是死搬硬套,有时候解决矛盾纠纷,社区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
某天晚上,四组刘氏两兄弟因一片竹园的征地补偿费发生纠纷,争吵不休,刚好被社区当天开展“夜巡”活动的队伍给碰上了。
调解四组刘氏兄弟田界纠纷
队伍中的 “两委”班子成员和网格员没有联系调解员和组长,直接来到住院现场查看,就地调解。通过一个多小时劝说,差点反目成仇的两兄弟达成了口头协议,表示两人会自行兑现承诺,不再争吵。
一组的老人谭某和老伴有四个儿子,辛苦操劳一生,到老却遭遇了“儿多不养老”的困境。二老本跟着三儿子住,可老三家在房屋装修后就把老人赶到了杂屋居住,杂屋破旧不堪,晴天漏光、雨天漏雨,两位老人只好向社区求助。
谭家河社区书记周锋带队调解
为了维护老人和儿子的关系,社区没有直接找谭家老三调解,而是将当月的屋场会定在了谭家屋场上。利用屋场会的契机,社区精心安排了“孝老爱亲”的宣传教育环节,没想到真的感化了谭老三,屋场会结束后,谭老三就将父母亲接回了家中。
调解卷宗
三年来,谭家河社区积极运用“三级四步调解”机制、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居民自治的力量,成功调解了大小矛盾80余起,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宜昌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