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通报称,经过初评、专家综合评审和评审委员会审定等程序,“打造‘程序最简 效率最高 成本最低’的企业开办环境——省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企业开办‘210’标准服务”等20个案例,入选湖北省2020年度“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
省委依法治省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湖北省2020年度“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评选活动。
通报称,2020年,各地各单位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疫后重振,紧紧围绕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办事、创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开拓创新,涌现出一批值得学习推广的经验做法,这些优秀创新案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入选的20个案例涵盖法律监督、放管服改革、涉企案件评查、公共法律服务、包容审慎监管等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市场主体创业发展的诸多法治领域,充分体现了各地各单位以人民满意为初衷,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加大克难攻坚力度,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担当。”省委依法治省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附:湖北省2020年度“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
1.打造“程序最简 效率最高 成本最低”的企业开办环境——省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企业开办“210”标准服务(省市场监管局选送)
2.打出维护营商环境“组合拳”当好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者”(省纪委监委机关选送)
3.湖北省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大气候专项法律服务行动(省司法厅选送)
4.以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为抓手 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实施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省高级人民法院选送)
5.不止于“听和问”用好“监督利器”不滞于“审和答”擦亮“金字招牌”——省人大常委会“一题双考、多维发力”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选送)
6.建立“联企e站”倾力打造民营企业法治服务平台(省工商联选送)
7.推开做实“六多合一”改革 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省住建厅、宜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8.创优营商促发展 引得源头“活水来”(十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9.黄冈市市区创建“无证明城市”(黄冈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0.《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武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1.汉阳政务“云系列”特色服务 加速打通便民服务云端高速路(武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2.制定“1 7”审判指引 推进涉企案件内控管理(鄂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3.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黄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4.部门“主动办”企业“无申享”(襄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5.n协同 n便利 网办业务占比“大飞跃”(荆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6.信用修复工作助力疫后经济重振(咸宁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7.天门市率先放开水气安装市场 激发公平竞争活力(天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8.孝感市深入推进自助政务服务 便民不打烊、服务零距(孝感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19.构筑“夷陵一家亲”智慧服务平台 创新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宜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20.依法发挥正面清单的激励作用—— 湖北省首次对轻微环境违法免处罚(仙桃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选送)
构筑“夷陵一家亲”智慧服务平台
创新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夷陵区围绕全面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求,顺应5g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化和对基层公共服务需求的转化,创造性自主研发了“夷陵一家亲”智慧服务平台,通过打造覆盖区、乡、村三级的“夷陵一家亲”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手机app及电视版,汇聚行政公共服务、社会自治组织、市场主体、公益组织、志愿者资源,形成社情民意一网收集、政务服务一网整合、营商环境一网监督的社会治理智治模式。
一、社情民意一网收集
夷陵区在融入宜昌市主城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市场主体的诉求反映不畅,形成民声“隔离带”。夷陵区通过大胆创新,有效破解行政资源分散浪费“难点”,打通应急事务处置沟通不畅“堵点”,消除社会各阶层诉求回应不及时“痛点”等,拓宽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反映渠道,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助力企业更好发展,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成立区社情民意快处中心,通过“夷陵一家亲”平台对全区社情民意实行统一收集、研判、流转、办理、反馈、督办,形成社情民意大数据,辅助决策社会治理工作。2020年4月,全区召开整合社情民意办理工作会,将“夷陵一家亲”快速问答、“12345”市长服务热线、区政府网站政民互动栏目、区长热线、区公安局非警情类诉求、荆楚网市民问政留言等长期分散不同部门负责的办件平台统一收归整合到“夷陵一家亲”一个平台上,由区社情民意快处中心对办件实现集中统一受理,实现了所有办件由一个机构统筹、一个平台收集、一个口径答复的工作目标,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有效解决了群众多头诉求重复受理的问题,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质效。自平台整合以来,累计受理社情民意办件8900余件,其中涉及企业疫情复工复产、税收减免、注册办证、涉房企纠纷等各类办件占到15%左右。二是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民生诉求无小事”,区社情民意快处中心整合后,大量办件第一时间得到高效处理,“在夷陵一家亲平台上用手机轻轻一点就可以咨询政策和办理业务,高效便民。”小微企业创办人覃仁贺这样赞叹,他通过平台留言咨询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很快得到答复。对市场主体反映的诉求,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切实为企业发展纾难解困。“夷陵一家亲”智能化办件平台纵向连接区、镇、村(社区)三级、横向打通51个区直办件单位,建立起“群众上报、统筹处理、分级响应、监督考核”的闭环受理机制,通过改变过去传统纸质留痕办件的处理方式,转变为随时可在线通过电脑或手机工作台实现智能办件,确保从派单流转方式、办件受理流程、答复整改质量审核、监督考评督办上层层提速保质,提高回应企业诉求的速度。
二、政务服务一网整合
健全完善“夷陵一家亲”app功能,全面升级惠民惠企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移动电子政务服务,实现信息公开、政策查询、事项办理、问题咨询、法律求助、沟通交流等全流程在线办理。一是汇集政务资源。平台对接湖北省群众和企业办事的首选窗口“鄂汇办”,企业可通过“办事服务”栏目中的“法人办事”在线办理设立变更、年检年审、税收财务等各项涉企公共服务。平台还汇集区内各政务部门,设立了法律服务、供电服务、文旅服务、民政服务等服务版块,为市场主体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律师聘请、纠纷调解、公证预约及咨询建议、问题反馈等服务事项,同时还通过“便民电话”版块公开了税务、就业、供电供水、应急处置等便民电话及全区各行政单位联系电话,使企业群众办事“有门”。疫情期间平湖国际小区68户住改商复工难,通过“夷陵一家亲”平台反映困难和问题,区市场监管局、小溪塔街办、小溪塔派出所、东湖社区赴现场共同协商处理,复工复产审批、正常秩序维护、复工须知公布、沟通协调解释,各单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实现小区商户有序复工。二是推进政务公开。依托“夷陵一家亲”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乘数效应,向公众发布涉企相关政策信息,利用开元ky88棋牌官网的公告及公开版块及时公开全国及省市区各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政策文件,利用法律服务版块发布《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等法律法规,让广大企业及群众及时了解、随时查询国家及地方相关服务政策。三是促进信息互通。利用平台开展多期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创业工作信息、行业发展动态等约400余条,在新冠疫情期间,夷陵区利用“夷陵一家亲”平台积极开展稳人心、筑防线、解民忧、促复产等疫情防控“智慧战”,精准发布最新对外交通及疫情防控信息,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服务、困难帮扶等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平台还通过发布致富能人的奋斗经历、创业心得,组织引导民众创业致富,乐天溪镇兆吉坪村奇石经营能人通过平台发起成立“兆吉坪村奇石协会”,带动100多名村民创业就业,全村奇石销售年收入达到3000万元。
三、营商环境一网监督
“夷陵一家亲”平台既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交流平台,又是密切联系政府和企业的互通平台,同时也是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的平台。一是政府部门主动公开接受监督。2020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区直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夷陵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机制》《营造更优环境落实惠企政策加快疫后重整责任清单》《弘扬店小二精神“十必须十不准”任务分解清单》《夷陵区政法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等一系列制度文件,通过“夷陵一家亲”平台及时公示相关政策,向企业群众宣传政策的同时也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检验政策措施是否落实,检验政府部门工作是否到位。同时还利用平台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行政许可决定和行政处罚决定公示,全区所有执法主体对照权责清单全面梳理公示项目,通过平台公示执法信息, 做到27个执法主体全覆盖,公示项目一项不漏接受监督。二是企业及群众举报投诉及时整改。区社情民意快处中心由区委办公室统筹、区政府办公室管理,赋予监督考核权,将办件纳入单位年度全区综合目标考核,确保派单办件指挥有力,通过建立起月通报制度,进一步压实办件责任和力度。区社情民意快处中心每半月根据办件情况,为区委、区政府领导呈报一期《社情民意及舆情信息专报》,对重大、难点、热点问题,尤其相关涉企业问题,提出研判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目前,已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了56期《社情民意及舆情信息专报》。
“夷陵一家亲”平台上线以来,注册用户达到19.6万余人,线上建立基层工作群、各类行业交流群6000多个,发布涉企法律法规、以案释法等信息200余条,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法律服务100余次,解决涉企矛盾纠纷80余件,为全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夷陵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