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如何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和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如何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围绕推进党建引领小区共治,精心谋划、系统布局、层层破题,有效打通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百米”,宜昌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可复制借鉴的“治理答卷”。
东辰二号小区召开小区共治“五方联动”工作会
纵向,让党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宜昌全面加强党对小区共治工作的领导,按照“利于管理、便于活动、发挥作用”原则,推动小区党支部应建尽建,稳步健全“社区党委(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
在伍家岗区竹涛山社区东辰二号小区,高空抛物、电动车楼道充电、文明养犬等曾经是困扰小区居民的难题。物业难以有效管理,居民只得忍气吞声,隐患随时可能引发事故。
2020年6月,东辰二号小区正式成立党支部。党支部通过楼栋党小组收集业主需求,然后召开小区共治联席会议共议问题、解决问题。
如今,小区里每栋楼旁安装着摄像头,监管高空抛物;辟出的电动车棚内,充电装置齐备。居民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为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居民自治功能,小区党组织在业主大会、业委会组建、选举、决策等关键环节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党组织业委会“交叉任职”、物业服务“红黑榜”等制度,推动业委会、物业企业、居民群众等治理主体协同加强小区管理和服务。
香山锦苑小区规划时间较早,建筑施工存在诸多后遗症,之前供水管网经常破裂、乱停乱放、垃圾乱扔、居民逞凶斗狠,住户曾一度流失严重。对于小区物业,居民多有不满。
“那时候居民和物业关系很不好,成了冤家。”小区支部委员同时也是物业负责人的陈群英说。
为防止山墙遇雨垮塌,香山锦苑小区业委会主导建成“爱民渠”
香山锦苑小区党支部成立后,积极重组业委会,并吸纳物业服务企业主要负责人进入党支部班子和业委会。
退休法官蔡云应居民的要求,接下了业委会主任这个担子。
“开始肯定难,但难也要有人做。”蔡云说。
2014年,重组后的业委会展开了思想上的碰撞,业委会的职责是什么?物业又该扮演什么角色?物业在业委会的工作如何开展?怎么提高业主的配合度?
一个楼栋推选一名业主代表,把居民的诉求带到了业主代表大会上,大家共同协商解决。一个个居民关切的问题妥善解决,一项项居民烦心的事情有效回应,居民的认可度、满意率也越来越高。
据悉,全市小区已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8%,业委会组建率达84%。
横向,让各方力量协同联动、共建共享
宜昌不仅让党组织在小区建起来,更在资源、力量共享上下足功夫,推动小区建立居民需求、辖区资源和服务项目三类清单并精准匹配,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协同共治。
在西陵区二马路社区,这里社会组织众多,但大多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意识到这一未被发掘的“宝藏”后,社区探索打造以“云益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社会组织孵化器。
云益家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
2015年以来,社区居民李年邦坚持自带工具,每周定期到长江边捡垃圾的行为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很多本地人加入了他的行列。
李年邦和他的队伍被引入“云益家”,正式成立了名为“三峡蚁工”的社会公益环保组织。在这里,他们有自己的活动室,有相关的专业指导,有便捷的各类服务,这里成了他们的家。加入大家庭的社会组织也在逐渐增多。
“三峡蚁工”在江边开展环保志愿活动
社会组织的形成、壮大,成为推动宜昌基层治理的强大力量。居民通过各类平台发布需求,社会组织则根据自身特点认领项目,形成方案后组织开展相关活动解决诉求。
“动手制作生态瓶,趣味学习生态知识,稻草圈圈生态瓶环保课程第二期走进红星路小学!”
“这周末,西陵区福祥助残养老服务中心来到平湖馨苑,为重度残疾人治疗褥疮。”
在“云益家——社会组织的家园”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各类活动的发布和总结,气氛温暖、和谐。
如今,“云益家”已筛选引进25家社会组织入驻,承接各类公益项目50余个,引导三峡蚁工、稻草圈圈、惠爱教育等社会组织开展活动1000余次,受益居民10万人次。
党组织在商圈中也同样起到领导作用,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积极贡献力量。
在常刘路社区,华祥caz商业中心入驻市场主体1000多家,根据不同行业组建5个“两新”党支部,吸纳党员40多人。
党组织成立后,通过联席会议解决商家遇到的困难,提供各类服务,深受欢迎。
社区党委还注重引导商圈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大力发挥作用。深入挖掘商圈中的公益服务资源,动员商户、居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如“医疗扶贫”“红色影院”“全民健身”等公益活动。商圈中执业的律师、专业教练也会定期前往小区,免费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常态长效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小区,引导党员干部到小区亮身份、领岗位、促治理,组团帮扶留守老人等4类特殊困难群体,担任小区(网格)党组织、业委会成员和物业服务监督员等达1.3万余人,党员干部成为小区治理主力军。
智治,让联系服务群众更便捷、更精准
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群众精准化服务,离不开畅通的协商议事运行机制和便捷高效的办事服务平台。
由于党组织已经延伸到小区,楼栋党小组、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在各个小区内都形成了信息排查反馈小组。
“线下分楼栋 线上微信群”“党小组成员敲门入户拉家常”“问卷调查摸需求”多种方式的运用,让楼栋党小组能快速掌握民情民意,动态收集汇总居民对小区治理的意见建议后,第一时间反馈给小区党组织处理,实现发现和解决问题“全覆盖、零遗漏”。
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组织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及志愿服务组织和居民代表等五方力量,每2个月至少召开一次小区共治联席会议,协商解决线上线下收集的小区治理、服务群众中的重难点问题。
在宜昌,“智慧党建”“智慧治理”也成为打通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百米”的重要支撑。
依托市区街道三级网格管理中心,开发初步具备线上办事服务、“吹哨报到”等功能的“宜格服务”平台,同时升级“宜昌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党员干部“双报到”“三单”云端服务等功能,搭建起党群联动、智慧高效的“掌上群众服务中心”。社区、小区便民利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联结、一网统管、一网通办。
在手机小程序“葛洲坝街道智慧锦绣”app中,有“社区发布”“政府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等8个需求选项。
随意点开“便民服务”选项后,有三栏信息窗口,“格格应答”分别是对应到每个小区楼栋的网格员的电话,可直接拨打进行对话;“便民服务”中是涉及居民服务的各个机构的电话,如卫健局、法律援助资讯等;“居民留言”里可登录后直接发布诉求,等待解决。
在二马路社区和常刘路社区,针对辖区内商圈,社区还创造性的设立了社区“蜂巢”,以微信群的形式,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辖区企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小区、把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在小区,广泛动员凝聚各类组织、各方力量协同参与小区治理,展现出的强大凝聚力如同大树的根系一样,更深更广的抓紧扎牢城市基层,让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更加厚实,让宜昌的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宜昌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