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优秀创新成果推荐评选活动,经初评、复评、专家评审、网络评审等程序,对各地各单位申报的302项创新成果进行综合评审。近日,由省委政法委开展的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创新成果推荐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枝江市委政法委《矛盾一站化解平安共同缔造》等五个项目获奖。近期,宜昌市政法融媒体中心对5个项目进行系列报道。
枝江市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经济活动活跃,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矛盾复杂,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平安稳定是一直面临的课题。
近年来,枝江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干群板凳同坐、有事大家同商、法律情理同讲”理念,完善综治中心运行机制,创新实施“矛盾一站化解、平安共同缔造”项目,调“百般事”,解“千家忧”,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项目实施以来,全市平安稳定形势稳步向好,实现了“两降、三升”,即赴省进京走访量、“民转刑”命案均同比下降80%以上,全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信访指数排名稳步上升,稳居全省10名左右,就地吸附率稳步上升,从过去的86%上升到98%。经验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北日报》等媒体推介,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政法系统内部简报和公众号推介,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菊华和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徐文海到枝调研时给予高度肯定。
主要做法:
力量集成,平台一体运行。强化横向联动,市级中心实行市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信五部门力量常驻,其他市直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随叫随驻的“1 5 n”人员进驻模式。强化纵向贯通,将平台向基层延伸,镇级中心规范设置群众来访接待厅及矛盾调处、心理服务、“雪亮工程”研判调度、法律服务、网格管理“一厅五室”布局,统筹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基层政法力量,实现集约管理、集成服务;村级中心建立由党组织书记统筹,驻点(包片)民警、治调主任、网格员、联户长为主力,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乡贤“五老”共同参与的“1 4 n”平安团队。强化多方协同,组建60人的“调解专家人才库”,选聘人民调解员1046名,引入48名律师、法律工作者到市镇中心值班,设立代表委员调解联络室,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信息集成,情报一体研判。以市综治中心为“信息中枢”,统筹“情指行”一体化、政法舆情监测等平台,将上级政法、公安双线预警交办的情报预警每日梳理、统一流转、全程跟进。全面整合智慧信访、12345政务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等平台资源和“雪亮工程”1.1万路视频资源,集中收集研判“警情、访情、诉情、社情、舆情”,市直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每日推送社会风险,为综合研判、指挥调度提供支撑。出台信息线索共享、矛盾风险预警“两项工作指引”,分层分级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社会风险动态评估,各类情报信息、社情民意每日共享互通,实现矛盾风险早发现、早处置。中心年均收集处置情报信息8000余条,下发风险提示1500余条。
表决指挥集成,风险一体处置。打造“线上综治中心”,与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高效联动,构建“中心 网格员 联户长 村(居)民”信息互达网,群众反映问题、中心发布提醒在全市能够60分钟内传递完毕。建立“日排查处置、周研判会商、月督办调度”工作机制,市镇村三级365天不间断分析研判矛盾风险,第一时间有效处置。建立矛盾纠纷“分级调处、限时办结”机制,一般矛盾纠纷由村(社区)快速处置,说公道话、解“心头结”,努力实现当日矛盾当日化解;重点矛盾纠纷镇级迅速介入,成立工作专班,拟定化解方案,确保在两周内攻坚化解;重大复杂事项强化市级统筹,领导包案、跟踪化解,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推动积案清零、新案随清。
管理集成,平安一体创建。市级建立平安建设“重点工作责任清单”,将全年目标具体化、项目化,如对刑满、社矫等18类重点人群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市镇村三级管理。镇级实行“枝治久安”平安指数量化考核,设立命案发生数等6个底线类指标及刑事治安案件万人发案率、民商事万人成诉率等10项常规类指标量化考核,每月“亮优揭短”、每季“分析解剖”,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导向。村级对标“八有八无”平安创建导则,开展星级平安示范创建,三年来命名星级平安村落(小区)124个、平安家庭250个,让居民群众由“配角”变“主角”。
服务集成,诉求一体解决。推出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司法确认、心理服务等“组合式套餐服务”,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化“人民调解 司法确认”,推动司法关口前移,整合公证、法援等司法资源,与速裁法庭高效互动,保障调解协议的司法公信力和执行力,累计提供法律服务4280人次,司法参与调解纠纷3863起。深化“诉前调解 心理疏导”,法院诉讼服务和速裁审判团队集体入驻中心,将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导入矛盾调解、民事诉讼全环节,对思想偏激的进行心理矫正,对心结难解的进行心理疏导,推动事心双解。深化“线下调解 线上服务”,推行矛盾纠纷调解线上申请受理和“点单”服务,搭建网络视频调解平台,解决部分当事人无法面对面调解的问题。群众所有能正常办理的事项到政务中心,凡是存在问题的事项到综治中心,做到“凡有诉求、必有回应”,综治中心已成为除政务服务中心外服务群众的“第二中心”和群众津津乐道的“解忧杂货铺”。
(宜昌市政法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