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打造山区善治样本县为目标,坚持以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为指引,全县110名“一警”(驻村社区民警)专职、320名“三专”(交管路长、治保主任、网格员)主抓、2979名“n员”(无职党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等)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凝聚成强大合力,全面构筑县域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共享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广西桂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要领导带队深度调研考察,湖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兴山、宜都等县级公安局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地参观学习,公安部《公安内参》、湖北省公安厅信息网(公安内网)调研专刊推介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利用党建引领“一警三专n员”新机制推进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的先进工作经验。
党建引领,构筑“一盘棋”
基层治理效能,党建引领是关键,今年以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党建引领“一警三专n员”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工作的推进力度。一是高站位统筹谋划。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谋篇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党建引领“一警三专n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委“一线指挥部”、镇党委“前线指挥所”、村委会“坚强战斗堡垒”的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县委书记、县长亲自重点督办。二是全方位发动参与。以县委“大党委”为主体,聚合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以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部门,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等政法系统,县总工会、县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8个乡镇党委政府为成员,全面铺开、深入推进,组织发动村(社区)、“一警”“三专”“n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走访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三是一体化健全机制。今年3月,新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下发了《全县推行党建引领“一警三专n员”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工作指南》,明确了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社区)、驻村民(辅)警、治保主任、交管路长、网格员、“n员”的工作职责、任务,确保工作有据可依、有序推进;建立驻村民(辅)警每月到村委会参与会议,研判村内风险隐患的会商机制;建立新机制办公室工作人员每月不定期到各乡镇、各村(社区)、乡镇派出所开展新机制督导检查工作,县委政法委开展半年度督办考核工作,县委办公室将该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项目的考核督办机制。目前已对全县110个村(社区)开展了128次督导检查;今年9月,根据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工作安排,该县公安局组织人员对全县48名专职驻村辅警工作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评,拟对32名表现优秀的驻村辅警推荐进村(社区)“两委”班子,对7名不适应工作岗位的驻村辅警调岗或劝退处理,上紧责任链条。
多元参与,织密“三张网”
五峰山大人稀,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信息不畅、力量薄弱、地质灾害多、信访遗留多等短板弱项,为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职能阻隔,探索创新基层治理和共同缔造工作模式,全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三张网”,积极探索出适合五峰本地的山区县治理新模式。一是做好底数摸查,构建精准信息网。围绕“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的工作目标,利用“n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点,共同构建精准的人力情报信息网络,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利用“一警三专n员”新机制共摸排案件线索52条,排查出矛盾纠纷1406起,调处率高达92.39%,定期入户走访全县277名重点人员,让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初期,实现了全县今年命案零发案的目标。如湾潭派出所驻村辅警谭胜华主动发动“n员”摸排线索,先后协助查获涉枪案件两起、邪教案件1起;9月21日,湖南石门县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向某某抛尸后逃窜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境内,接到警情通报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迅速启动“一警三专n员”力量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摸排工作,仅用4小时,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石门县公安局分别向宜昌市公安局、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发来感谢信。二是强化数字赋能,构建智慧平安网。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与水平。为推动新机制高效运行,县公安局创新研发了具有信息上报流转处置功能的“五峰义警”小程序,内设隐患排查、违法举报、重点人管控、矛盾纠纷排查等模块,“n员”录入信息后,第一时间上报流转至“一警”“三专”,分类处置,若该层级无法解决的,则继续流转至县级层面统筹解决;同时驻村辅警通过“宜睿村辅”app小程序,上报流转所驻村的信息,内设特殊人员、关爱帮扶、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等板块,今年驻村辅警共上报信息24935条,由县公安局处置或流转至县级层面统筹解决;今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各村继续推行“同心·守望”工程,家庭安装自家摄像头,村委会在村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并搭建“云守望”平台,利用该平台关心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及时了解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精神病人等基层特殊群体日常轨迹,对村内重点部位进行监控,确保全县627名刑满释放人员、95名社区矫正人员、1007名精神病人在管在控;保证了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部位可防可控。三是多方协调联动,构建综合治理网。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利用新机制开展自身工作,共织一张乡村治理网。县应急管理局、教育局、林业局、公安局分别利用“一警三专n员”新机制开展防汛救灾、中小学生防溺水、森林防火、治安管控工作。如8月22日,利用“一警三专n员”新机制开展暑期中小学生防溺水暨安全防范实战大比武活动,4小时内对全县12100名中小学生开展了入户宣讲防溺水知识的工作,对307处水域进行了安全巡查,8个村开展了中小学生溺水救援演练,筑牢学生防溺水安全防线,实现了今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生溺亡零发案的目标。
共同缔造,绘就“一张图”
在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中,因地制宜完善党建引领“一警三专n员”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一是宣传发动,做好宣传引导。加大对利用“一警三专n员”新机制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宣传力度,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鲜活案例以及先进典型,让共同缔造活动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营造氛围,搭建活动平台。新机制创新党组织引导下的群众共谋载体,汇聚群众智慧,凝聚发展共识,找准共同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一警三专n员”培训会、总结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生活会、屋场会等方式,将“n员”聚合在一起,倾听群众心声,及时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关注的难事、想办的实事入手,找准群众真实需求。今年该县110个村(社区)均召开了“一警三专n员”半年度工作总结会,为全县2979名“n员”搭建了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舞台和平台。三是共建共治,共享创新成果。始终坚持将“生态立县”作为首要发展战略,实施森林、河流综合治理,利用“一警三专n员”新机制,走好时代“两山路”,共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把绿水青山的“高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高价值”,共享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成果。
今年以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n员”常态化开展巡林、巡河工作,开展保护森林、河流法制宣传5000余次,为公安机关提供非法狩猎案件线索12条,为林业局提供非法采伐林木案件线索3条,部分“n员”在协助保护森林、河流的同时,利用乡村住宅院落、房前屋后闲散土地种植蔬菜、水果、茶叶、花卉,打造绿色菜园、精品果园、有机茶园、美丽花园,在家门口办起了康养避暑农家乐、乡村民宿,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让五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通讯员刘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