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里,探寻长江珍稀保护动物的前世今生;葛洲坝坝头,对水电文化知识来一次全面“充电”;大江之畔的法治广场,研学宪法、长江保护法,播种下法治“种子”……
7月2日上午,来自宜昌市第三中学的30余名师生,开展了一堂主题为“逐梦法治行,西陵向未来”长江大保护研学课。
中华鲟和白鲟等其它鲟鱼有何区别?中华鲟保护目前面临哪些严峻形势,人工增殖放流取得了哪些成就……上午8时许,研学课正式开始,出发前往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中华鲟保护研究专家现场讲解下,同学们驻足观看巨大水池中游动的中华鲟等保护动物,不停用手机拍摄记录和珍稀动物亲密接触的宝贵瞬间。
上午10时许,研学团来到西坝街道小游园,进行长江大保护宣誓后,前往黄草坝参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研学葛洲坝建设历史、长江大保护生态成果。
最后,研学团来到位于西坝司法所附近的渔民驿站,了解西坝渔民为响应长江大保护禁渔号召,放弃传统作业方式、弃船上岸的历史。最后,研学团在附近的法治广场研学宪法、长江大保护法等法律知识。
“干货满满,大家收获非常大。”参加本次研学活动的张悦老师说,平时孩子们学习紧张,通过这种特殊的研学方式,在拓宽孩子们知识面的同时,也在他们心中播种下了长江大保护的“种子”。
西陵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本次研学,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长江保护法》特色教育形式,领悟长江大保护重要意义,丰富拓展学生水电文化知识,通过实地考察、现场研学提升青少年守护长江的法治意识,增强青少年保护环境、守护长江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励广大青少年争做“法护长江”少年卫士,为宜昌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由西陵区司法局、西坝街道办事处主办,由西坝街道幸福路社区、宜昌市第三中学承办,由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水力发电厂协办。(西陵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