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管理员是由市、区两级政府统一购买服务,在社区网格中专职从事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等工作的基层社会工作者。他们是社区服务工作的主力军,社会各界十分关心、关注社区网格管理员的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问题。我们深入各区、街办、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召开座谈会、个别座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网格管理员队伍的工作实际和思想现状、网格管理员职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网格管理员队伍基本情况
1、人员基本情况。截止11月底,城区在岗网格管理员共1162人,其中,男性267人,占在岗人数的23%;女性895人,占在岗人数的77%;40岁以下999人,占在岗人数的86%;大专以上学历988人,占在岗人数的85%(其中本科学历315人,占在岗人数的27.1%,硕士研究生2人,占在岗人数的0.17%);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29人,占在岗人数的2.5%。从上述情况看,网格管理员是一支年轻有活力、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49类专业)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队伍。
2、人员变动情况。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共招聘网格管理员人员1507人。三年来人员变动304人,占城区网格管理员总招录人数的20.2%。其中,考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2人)和社区专职工作者(55人)的共有77人,占城区网格管理员总招录人数的5.1%(详见附表3)。
3、工资待遇保障情况。近年来,市财政局、市综治办、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落实社区网格管理员相关待遇的通知》(宜市财社发【2012】517号)和《关于加强宜昌城区社区网格管理员工资管理的意见(试行)》(宜人社发【2013】30号),制定了网格管理员工资分配方案,建立了网格管理员工资随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机制。目前,网格管理员工资标准执行上年度宜昌市职工平均工资,享受“五金”社会保险。各区基本做到了网格管理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网格管理员职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网格员身份定位不明确,他们长期从事网格工作的信心不足
根据市委市政府2号文件,明确“社区网格管理员是由市、区两级政府统一购买服务,在社区网格中专职从事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等工作的基层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已对接市直14个职能部门,承接了市政府部门延伸到社区的行政服务和社区综合服务工作,已经超过了原来规定的七大职责范畴。他们是社区服务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也叫社区工作者,与社区专职工作者同在社区工作,但由于其身份至今尚未明确定位,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与社区专职工作者之间有政治、经济待遇上明显的差距。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网格管理员表示“工作量大、考核严格,工作压力大”,他们认为网格管理员只是政府临时聘用的“临时工”、“派遣工”,社区专职工作者才是街道管理的“铁饭碗”。大多数网格管理员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 认为“此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不确定,社会认可度低,没有相应的职业发展等相关激励政策”。部分网格管理员将此岗位当作解决临时就业问题的门路,缺乏长期扎根社区工作的信心,特别是新进的大专生和本科生,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参加社会各类招聘考试,一遇到更好的工作岗位,立即辞职走人。
2、网格员工资福利待遇低,与社区专干收入差距较大
(1)工资差距。2013年,网格管理员的工资调整为上年度宜昌市职工平均工资25977元/年,若考核满分,每月能拿到手的只有1700元。他们全年除工资外无其它任何收入,而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年工资水平都已远远高出职平工资水平,除了工资外,社区专职工作者还享受各区自行制定的福利政策(详见附表2)。
(2)福利待遇和奖金差别。网格管理员没有缴存住房公积金,无节假日相关福利,没有街道发放的年终奖金等,而同在社区工作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却能享受各区自行制定的住房公积金、工龄工资、社区工龄补贴、各项创建奖励、街道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2000-3000元的年终奖金等,有的区还给社区专职工作者发放了交通费和电话费补贴。网格管理员与社区工作者在经济待遇上差别很大,实际上处于“同工不同酬”的状态。网格管理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结婚成家,迫切需要通过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
(3)社区“费随事转”经费收益区别。社区“费随事转”的工作,网格管理员做事,却没有利益分配。现在随着各职能部门工作对接,部门延伸到社区的服务事项大多采用“费随事转”的方式委托社区代办。网格管理员承担了如全民医保、养老办理、老年优待证、居住证等所有代办事项的具体工作,但却“无权”享受到部门下拨社区这些项目奖励经费的利益分配。例如人社部门每年有1-2万元资金拨付每个社区。社区积累的资金用于社区专职工作者的项目奖金分配或年终目标考核奖金发放。而网格管理员因为没有年终奖金的文件规定,街道也没有把网格管理员列为年终目标考核的对象,网格管理员没有在“费随事转”工作中参与社区分配,也没有纳入街道奖励分配或工会福利的人员范围。调查中发现,多数网格管理员认为“在工作中遇到不平等对待”。长期如此,将影响网格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社区代办服务事项的完成质量。
3、职业发展空间小,缺少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
在调查中发现,网格管理员最不满意的地方是“职业发展不确定、工资待遇低”。目前,市、区两级尚未出台关于解决优秀网格管理员职业发展的办法,优秀网格管理员向上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西陵区将网格管理员作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后备力量,在2012年、2013年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时,从网格管理员和社区公益性岗位中招考了27 名。但其它区没有很好地落实在网格管理员中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政策,一批优秀网格管理员看不到希望,辞职走上其它工作岗位。
在工资分配方案中,除了设置网格管理站副站长一职,暂未设置其他职务,也没有相应工龄、级别之分,新老员工工资结构中没有体现社区服务年限的待遇差别,这对希望长期扎根社区工作的网格管理员的心理预期产生一定影响。
三、相关部门关于网格管理员职业发展问题的建议
(一)明确网格管理员身份定位
1、明确网格管理员为基层社会工作者。社区网格管理员与社区专职工作者同属于基层社会工作者,同工同酬,在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同等对待。
2、将获证的网格管理员纳入专业技术人才序列管理。取得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网格管理员,纳入技能人才序列管理。由市委组织部、市综治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等部门研究出台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助理社工师、社工师、高级社工师”的登记管理、考核评估、薪酬保障、职业晋升、社会保障、表彰奖励、教育培训等配套制度。
(二)规范开展教育培训和考试
由市人社局牵头制定《宜昌市社区网格管理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明确目标,提出专业教育、在岗培训、继续教育规划及落实细则。网格管理员参加由市人社局组织的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的鉴定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三)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水平
1、工资福利与社区专干并轨。对于一般社区网格管理员,按照省综治委(鄂综治委【2012】17号)文件中“社区网格管理员劳动报酬与当地社区工作者待遇同等”的要求,落实相关待遇,缩小网格管理员和社区工作者之间的工资差距。网格管理员享受与社区专职工作者同等的工资标准、福利和待遇,包括项目奖金、年终目标责任制奖金、工会福利等等。各区根据区内制定的社区专职工作者福利待遇的规定,对网格管理员和社区专干实行同一社区内的人员、经费、待遇并轨管理。
2、落实住房公积金。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参照社区专职工作者住房公积金缴纳标准,为网格管理员缴纳住房公积金。市、区财政将单位缴纳部分纳入财政预算,市区两级财政按6:4比例负担。
3、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对优秀的网格管理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优秀的网格管理员进行表彰奖励,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执行。市区两级财政按6:4比例负担。
(四)建立选拔晋升激励机制
1、把网格管理员作为社区“两委”班子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各区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人事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在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时,原则上在本区网格管理员队伍中公开招考;在推荐招考录用社区专职工作者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网格管理员。
2、各区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做好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一定比例推荐符合条件、优秀社区网格管理员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或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候选人。
3、积极争取对网格管理员的招考招聘优惠政策。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向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提出申请,在本市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中,将网格管理员纳入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享受与“三支一扶”等人员的同等优惠政策;在本市事业单位人员招考中,设置一定比例的适合网格管理员的职位,面向在社区网格管理岗位工作工作三年以上,且每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的网格管理员定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