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民警及时止付,现在想想都后怕。”7月13日,湖北宜昌市民李女士遭遇兼职刷单诈骗。接警后,宜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迅速反应,启动快速止付机制,为李女士保住了10万多元。
在宜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不断上演。据宜昌市公安局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发布电诈预警39.7万条,止付涉案账户1.7万个,止付金额5.4亿元,直接冻结挽损被骗资金1.3亿元。
宜昌公安机关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中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提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打击治理电诈工作。5月14日,在全省率先以市“两办”名义出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若干措施》,推动构建“党政主管、综治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媒体助力、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决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战。
7月19日,一场有近百人参加的反诈宣传活动在伍家岗区御江一品小区举行,大公桥派出所联合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组织成立“青声青语”小喇叭反电诈宣传服务队,走进小区居民家中,挨家挨户面对面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截止目前,全市安装认证国家反诈中心app共90多万人,居全省第一。
“我们建立了‘八盯三进’精准‘防治宣’工作法,紧盯易骗群体,覆盖重点场所,形成屏、电、声、报、影的宣传矩阵,扩大宣传效应。”宜昌市公安局副局长赵正东介绍道。
在此基础上,宜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科技公司设计开发7个自动化预警平台,针对紧急、高危、低危三个等级的潜在受骗对象,落实短信提示、电话预警、上门劝阻工作机制,快速劝阻拦截,减少发案损失,最大程度保护群众“钱袋子”。
6月1日,宜昌市民周女士被人以冒充公检法的方式诈骗27万多元。宜昌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成功帮助周女士挽损21万多元。“谢谢你们,这27万元有一半都是我借来的钱,要是被骗子都骗走了,生活都没有希望了。”谈起被骗经历,周女士泣不成声。
据悉,通过一系列防控举措,宜昌市电诈案件发案明显下降,5月、6月电诈发案环比分别下降16.5%、28.4%。(平安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