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清理山上坠落下来的石头
民警走村入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屋场会
为货车司机处置安全隐患
民警核查货运司机驾驶资质证件
民警清理倒塌在路面上的树枝
改造后的沪聂线k1319十000至k1335十800偏岩急弯陡坡路段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南山区,清江中下游,全县通车里程7889公里,位居宜昌市第一,辖区内山高路险,坡陡弯急,临水临崖道路多,事故易发险段多,特别是农村地区驾驶人安全意识不强,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相对不足,是当前交通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长阳交警大队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针对短板采取“五防”措施,全力构筑道路交通安全屏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物防
打造安全出行环境
构建生命防护之盾
近日来,长阳交警大队严格按照全省公安机关“找窟窿、堵窟窿、防透风”专项行动要求,以防为先、以防为主、以防为要,全面排查道路交通突出隐患,防范化解交通安全风险。
副县长、公安局长张雄飞带领公安、交运、应急管理等部门到各乡镇、各重点路段实地调研,督促各地严格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会同乡镇政府现场研究整改方案。
协调县公路部门加大投入,筹措资金830余万元,在辖区弯急坡陡的防撞墙内侧悬挂缓冲轮胎10处,将弯道隔离墩统一刷成醒目的黄黑两色,警示过往驾驶人弯道减速慢行。
在国省道,将波型钢护栏改建成防撞墙3346米,将原装二波升级三波防护栏7990米,清理整改各类道路交通警示标识标牌126块、施划标线1.35万米,按要求完成36处平交路口改造提升工程,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害后果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心防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筑平安出行防火墙
全覆盖发送手机短信提示。县公安局与移动公司对接,以每天10000条的数量,对进入本县的外来人员发布交通安全提示信息,告知辖区道路坡陡弯急,注意降低车速安全行驶。
编写致广大城乡居民交通安全公开信,邀请民间艺术家用方言录制后,通过农村大喇叭、音哨等形式在早、中、晚时段不间断的播放宣传。
利用县城区、道路上设置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交通安全提示字幕,并搜集山区道路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制作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通过县内所有机关、团体、企业、宣传部门楼宇电视、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时刻提醒居民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技防
强化科技强警应用
完善技术防范体系
依托“雪亮工程”建设,完善农村道路重要路口、重点路段视频监控微卡口210处,实现从镇到村、从村到组的全程覆盖,利用线上巡查、平台预警等方式,对重点车辆实行精准查缉。
对中重型货车、7座以上面包车、农村校车安装定位控速系统,实现交通违法实时预警提示。
通过不断强化智能高科技技防等先进手段,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控立体网络,有效震慑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辖区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人防
全方位开展巡逻防控
撑起交通安全防护伞
为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长阳交警大队科学整合警力资源,由交警大队成立国省道巡查工作专班,联合派出所警力,对576公里国省道开展全覆盖、无缝隙巡逻防控。
各派出所将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与辖区社会治安巡逻重点相结合,科学合理安排巡逻防控,全面强化社会面巡查力度,确保辖区社会治安稳定,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发挥全县交管路长和警保合作劝导员作用,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农村道路安全防控,全力压降各类交通事故。
责防
层层压实管理职责
拧紧安全责任链条
以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县安委会统筹安排部署,县道路交通安全专委会进一步织密县、乡(镇)、村三级交通安全管理网络。
明确乡镇政府领导责任,履行公安部门的监管责任,协调职能部门的联防责任,压实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推动社会参与的共管责任,严格落实省公安厅纵深推进警务机制改革科学明责、忠诚担责、严肃问责要求,推动全警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坚决守牢交通安全底线,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公安力量。(三峡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