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警方在国内抓获电信诈骗团伙嫌疑人。(警方供图)
连日来,宜昌市各县市区警方相继公开发布通告,喊话敦促百余名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主动回国自首投案。
通告中曝光了这些涉诈高危人员的真实姓名、照片和户籍所在地,一时间引起极高的关注度。
随着国内对于电信诈骗的重拳打击,大量电信诈骗团伙现在大多已经转移到国外,缅甸北部逐渐成为这些诈骗团伙首选的栖身之地。警方此次大规模发布通告的同时,也再次提醒更多市民,特别的年轻群体,境外不是天堂,更加不是法外之地,切莫一意孤行,无论在何地,触碰法律红线终将受到严惩。
通告引发热议 案例就在身边
连日来,伍家岗区、夷陵区、枝江市和远安、长阳等地警方,相继通过各网络媒体平台,发布了敦促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主动回国自首投案的通告。
以枝江市公安局发布的通告为例,通告公布了15名枝江籍的滞留缅北涉诈高危人员名单和2名枝江籍的滞留阿联酋涉诈高危人员名单,并详细公布了这批人员的姓名、照片和户籍所在地。
去年以来,枝江市通过政策感召和多方劝导,多次敦促枝江籍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主动回国投案,但截至目前,仍有多人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拒不回国,故而此次公开发布该通告。
通告要求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家属应主动配合公安机关联系劝促其尽快回国自首;对于主动回国,并如实说明情况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严禁私自闯关偷渡回国,对于未提前报备又私自闯关、偷越国(边)境回国的人员,将依法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为对这批滞留境外的涉诈高危人员形成威慑,通告专门注明:若在今年7月31日之后无法提供正当理由或工作证明,拒不接受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劝返仍然滞留境外的枝江籍涉诈高危人员,将采取冻结银行账户和电子支付、列为失信人员、冻结其户口,依法追缴、没收违法所得,从严政审,截断政策补助,一律从重从快深挖打击等“七个一律”惩戒措施。
“原以为电信诈骗距离我们遥不可及,没想到案例就在身边。”夷陵区居民小张说,她在夷陵区公安局发布的通告中看到了她的同学陈某,陈某几年前声称去缅甸做生意,出发时还发了朋友圈,随后一直失联,没想到竟然变成了涉诈高危人员。
骗子扎堆缅北 疯狂收割韭菜
为何如此多的涉诈高危人员聚集在缅北?
缅北,即缅甸北部地区。研究跨境组织犯罪的教授简琨益表示,与中国接壤的大部分缅北区域,分为多个特区,这些特区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不受缅甸中央政府管制。有些地方武装为了经济效益,不仅会默许、纵容电信诈骗和赌博等犯罪行为,甚至有些权贵阶层,会参与犯罪集团的利益分成。
起初,大量电信诈骗团伙为了逃避警方打击,纷纷躲藏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但近五年来,缅甸北部逐渐成为这些诈骗团伙首选的栖身之地。虚假的网络投资理财app、冒充公检法诈骗、杀猪盘、兼职刷单……这些在国内频频见诸报端的骗局,大多都是躲藏在缅北的中国籍的电信诈骗团伙在操作。
此前,潜藏于缅甸北部地区的诈骗犯罪团伙,先后在互联网发布“柏r”、“德x”两个投资理财app,以短期投资拟上市公司股票获取高额回报为诱饵,引诱群众下载注册会员,并建仓投入资金,后又以老会员发展新会员可得奖励提成的传销方式,进一步吸纳会员;待会员、平台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后,犯罪团伙即关停服务器。他们对全国多个省市近5万余名群众实施诈骗,涉案资金达2.49亿元。
一个又一个的电信诈骗团伙扎堆缅北,为了在国内收割韭菜,这些团伙不断翻新着诈骗方式,花样百出。这些团伙小到几人组成,大到几十近百人组成,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提供技术支撑,研发虚假的投资理财app或钓鱼网站,有的负责在网络上物色诈骗目标,有的负责进一步跟进对物色目标实施精准诈骗,有的负责将诈骗到手的资金洗白转移向国外……这些团伙制作掌握了大量诈骗流程剧本,有新人加入时甚至还会对新人进行业务培训,一个新人每天按照剧本流程向国内打100个诈骗电话,只要有一个人上当受骗,诈骗团伙就能大赚一笔,几乎是一本万利。一旦被国内的警方盯上,诈骗团伙就直接关闭诈骗平台,然后换个“马甲”继续行骗。
今年年初导致大量市民上当,一度十分流行的医保卡停用的骗局,背后也是位于缅北的电信诈骗团伙在操控。很多电信诈骗团伙还对成员下达了任务,如果完不成诈骗任务,还会对成员进行相应惩罚。
这个月初,宜昌警方发布了一条缅北电诈窝点的视频,现场触目惊心,一名小伙因没有完成电信诈骗团伙布置的任务,被拳打脚踢,甚至还遭到了电击的惩罚。
境外不是天堂 切莫执迷不悟
一边是血和泪的教训,一边却仍有人趋之若鹜前往缅甸,甚至不惜偷渡。
记者梳理此次各地警方发布的通告发现,此次这百余名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多以年轻人为主,其中20多岁的年轻人更是占很大比例。
近几年来,在电信诈骗团伙成员越发年轻化的背后,是不少年轻人越发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年轻人明知前往缅甸是从事电信诈骗的违法勾当,但因为长期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总是妄图一夜暴富,正是此类心态使得他们不断铤而走险。
据统计,目前在缅甸从事电信诈骗的中国人预计超过10万人。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自以为躲藏在国外可以逃避打击,甚至还认为在国外多诈骗几笔后,可以带着赃款回国享福、挥霍,殊不知很多人都早已被各地公安机关锁定。
为了打击无孔不入的电信诈骗犯罪,宜昌各地警方一直紧绷着神经。此前,猇亭警方一路追踪至云南边境的永德县城,将两名准备偷渡到缅甸,计划从事电信诈骗的猇亭籍男子抓获。今年1月,枝江警方经深入摸排侦查,也抓获了5名准备偷渡缅甸去“发财”的年轻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因受疫情影响,中国各地警方赴境外开展执法合作受阻,难以对滞留缅北涉诈人员“打出去”。而通过国内施压,把滞留缅北人员劝回来,也成为阻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宜昌各地警方从未间断过对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的劝返工作。在夷陵区,近年来就先后有20多名在境外从事电信诈骗的成员被民警说服,主动返回家乡自首。
“希望那些仍滞留在境外的涉诈高危人员能够放弃侥幸心理,回头是岸。”夷陵区公安局反电诈中队中队长朱翰宇说,通告的发布代表了警方的态度,警方将始终不遗余力的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这些滞留在境外的涉诈高危人员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如果逾期不归,将来无论他们身处何地,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警方都会追踪到底,绝不姑息。
来源:三峡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