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湖北省秭归县法院正以愈来愈耀眼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该院审判工作连续六年在宜昌市基层法院量化考核排名均在前三,多次代表宜昌市基层法院接受省法院对审判工作抽查并获得好评,2011年审管办负责人被省高级法院评为审判管理先进个人,2012年审管办被市中级法院记集体三等功。秭归法院颇具特色的审判管理工作受到了上级法院的多次嘉奖和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
抓管理 小法院面临大考验
一个案子从进法院立案到最后结案归档,中间有多少空子可以钻?有多少漏洞可以出?案子怎么判?什么时候判?各个环节在怎么运行?这些与其说掌握在法院那里,不如说掌握在承办案子的法官手上。这是前些年很多基层法院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一个案子办结了,如果有人回头去察看归档的卷宗,可能就看不出个名堂,因为在那些被拼得“长袍短褂”的纸张里,你看到的就只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只言片语,或者再附上一张强制执行的收据。根本看不出这个案件从头至尾是个什么情况。有些案子已经办结了,却还有一些法律文书没有送到当事人手上。强制执行的款物收到哪里去了?什么时间发还到当事人手上?虽然不同类型的案件都有规定的审限时间,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有疑难问题的案件就一拖再拖、久拖未决,这些被法院内部人士自嘲为“胡子案”的案件到底积压了多少?法院审判工作中的随意性造成了很多失误、产生了很多纠分。对秭归法院来说,随着三峡坝库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审判工作的不规范带来的失误失职使公众对法院执法的公平与公正提出了愈来愈多的质疑和批评。
如何才能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与公正?怎样才能加强审判管理,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是小法院面临的大考验。
通过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教训,秭归法院认识到,作为执法者,正人先得正己。想要对别人较真,先得对自己较真,只有管好了自己的队伍,才能让群众接受和信服。
秭归法院的审判管理工作起步于2000年,但出于摸索阶段,由于机构和职能分散,考核指标不系统,管理机制不定型,所以效果不是很明显。从2009年开始,秭归法院的审判工作也逐步规范、成熟。机构先后经历审判管理局、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职能由最初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审判工作开展到哪里,审判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审判工作遇到什么困难和难题,审判管理就解决什么困难和难题。逐步形成了以院长、庭长管理为基础,以审管办管理为核心,以审判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构的审判管理主体、以《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为龙头的审判管理制度体系、以风险节点为监控重点的质量控制体系,初步形成了审判管理全程监督、层级管理、节点控制、科学考评的审判管理模式。
四年来,该院反复修改完善,制定了以《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为龙头的核心管理制度,以立案、开庭、合议、鉴定、归档为重点的流程管理制度,以部门为中心的庭内案件管理制度,以审判工作需要为依据的相关管理制度等30多项,形成了审判管理制度全覆盖。
他们将立案、庭审、审限、公告鉴定、判决、强制措施等审判流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15个风险地方作为重点环节予以监控,分别制定控制措施。按照“全程监督、动态管理、全位运行、即时救济”的工作思路,采取立案巡查、庭审评查、审限督查、印前评查、结案评查、重点评查、归档检查、定期抽查、环节监督、网上纠错、质量通报、质量讲评、强制确责、质量免检14项审判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全方位监管,确保监管无缝隙,逐步形成了审判质量控制体系。
庭长对全庭审判工作负责,既要管案件的质量、效率、效果,又要管审判工作的各项考核指标。分管院长对重大疑难案件和分管部门的审判工作进行管理。院庭长在管理中既有相应的权利,更有相应的责任,出现错案,院庭长均要承担连带责任。
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及审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把好案件质量关。出现错案,审判委员会委员也要承担相应的错案责任。
秭归法院每月都对各部门的审判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实行奖惩分明的考核制度。将各部门、审判人员的审判绩效与业务经费挂钩,鼓励多办案、办好案、快办案;将审判绩效考核纳入全院绩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对审判业务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设定不同指标,设定不同权重,进行考核、奖惩;将审判绩效考核作为评先、表彰、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不违背财政政策的前提下,打破办案经费、年终奖金的平均主义,做到奖罚分明。法院财会室每个月根据审管办提供的扣减办案经费统计表来拨付经费。
目前在秭归法院,最有人气的是位于六楼的审判管理办公室,堆满了法律文件和书籍的办公室似乎成了法官们的学习讨论中心。有的案件承办法官把手上的案卷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等等,等我再检查一遍看还有没有问题……”或者在和审管办的工作人员在请教:“你帮我看看,我这个案子有什么不妥?我觉得还是有些拿不准……”承办案件的法官来,分管的院长和庭长也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争取案件在签发评查前能把所有问题解决掉。而最能帮他们解疑释惑的就是热爱学习、见多识广的审管办的同志。因为审管办主任杜云宏同时也是法院“审判业务咨询指导小组”组长,还因为如果经审管办评查后再发现的问题,除了全院通报外,还要扣分又扣钱,而且院庭长均要承担连带责任,那可是既丢面子又失里子的事。大家都知道,杜云宏作为“审判业务咨询指导小组”组长接受咨询时那可是和颜悦色、百问不厌的,但一旦案子签发送到审管办进入评查程序,他就成了翻脸不认人的“铁包公”,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会放过.审管办在纠错上的毫不手软全院干警开始是很抵触的,觉得芝麻大点儿问题网开一面忽略就算了,那么较真就是不近人情。但几年磨下来,发现审管办对谁都是一视同仁地毫不手软,而且不知不觉中自己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强,这才心服口服。现在签发前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审管办真正起到了规避风险和失误的作用。
促学习 老法官适应新形势
秭归法院的新的审判工作管理模式建立起来不容易,实施起来更是难。尤其对那些年龄大、工作年限长的老法官来说。长年工作养成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能改掉的。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办案,突然一下这么多双眼睛望过来……案子接到手,开庭时可能有院长庭长或者同事来旁听,也可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来旁听,庭审结束大家坐在一起来评查,这个案子审理环节中有什么问题?判决是否正确?经过合议庭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交由分管院长签字认可,领导签字后的判决书在印发前必须将案卷材料和相关文书送到审管办作印前评查,评查通过由审管办填写评查意见书并加盖评查合格章之后才能打印下达。有问题的则退回整改达到要求后再送审通过。已结案的案件在归档前同样要将案件所有材料提交给审管办进行评查,材料是否齐全?文书格式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检查通过才能归档,否则退回整改合格后再归档。
对审管办的意见不服气可以么?当然可以,请提交书面的案件质量评查异议,按秭归法院的异议解决机制一步步解决,直到无异议再整改。
一个案子到这里就行了么?不算完,还有院长们的定期和随机抽查、每月的法官案件互查、每月一次的案件质量检查情况通报、每季度一次的案件质量分析讲评会。经审管办检查发现问题的案件根据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分瑕疵、一般差错和重大差错三类。这和每位法官和每个部门的绩效考核与业务经费是直接挂钩的,除了扣分还要扣钱。经审管办评查发现质量问题的,直接扣减办案经费,如再犯同类问题,加倍扣减。
一环扣一环的质量监控,一项又一项的操作规范标准,就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咒一样,令秭归法院的每个法官神经高度紧张,在审判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殆,工作之余更是忙着学习培训,增长知识。
除了外出办案,所有办案人员回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本院的局域网,查看自己所办案件的审限提示、警示以及近期审判执行工作任务。唯恐办的案子过了期限或者出了什么状况。院领导也可随时上网查阅全院案件的审理情况。
今年已58岁的执行局老法官宋宏感受最为深刻:“以前一个案子办了也就办了,只要结果不出问题,程序上没什么讲究。我们下去执行,有时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事实清楚的,不履行就铐起来。‘铐子一响,黄金万两’,完全没有价钱可讲。该送的文书没有送,该作的笔录没有作。甚至有的案子结案后一无结案报告,二无裁定书。即使作了大量工作,也没有材料可以反映,查无所踪。这些问题放在以前根本就不算问题。现在的审判管理模式,对我们这些基层法官来说,完全就是一场革命。过细不说,还要过硬。每一次执行,都有详细的笔录和被执行人的签字,需强制执行的必须经过合议庭合议和分管院长审批方能执行。执行回来的款物能当场发还的就当场发还,由当事人确认签字。不能当场发还的回院后需及时交到法院的财政专户,逾3个工作日未交的以贪污挪用论处。既避免了当事人扯皮,又规避了执法人员违规违纪。现在的案卷质量也和过去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工整规范、内容详尽、条理分明,从立案、执行到结案,有理有据、一目了然。”
“像我这个岁数不会电脑不是稀奇,我也从没想过自己老也老了还要学打字,学电脑。我们法院现在实行信息化管理,所有案件都必须网上录入、网上评估、裁判文书也是网上签发。不会电脑就只有下岗。不想被淘汰,不想被年轻一辈看笑话,就要逼着自己不断学、认真学。”老宋的认真劲儿没有白费,现在他不仅能和年轻干警一样熟练运用电脑,还连年超额完成办案任务,而且从没在案件质量分析讲评会上上台作过检讨,这是老宋引以为豪的成绩,用他的话说就是,“办了一辈子的案,如果再出差错,还要往台上站,那我这老脸往哪儿搁啊?”
老宋慎之又慎,还是没想到会出瑕疵,今年他承办的一个案子中,案卷中的组织机构代码把“5”写成了“6”,因为是当事人自己提供的,老宋就认为不可能有错,也没有去和原件复核。结果被审管办的同志在评查中发现了并确认为瑕疵。考虑到老宋一直很仔细又是老同志,审管办的同志在确责后特地找老宋来沟通说明,没想到老宋看了后爽快地说:“没说的,是我大意了,说明我工作还是不细致,这是硬伤,扣分扣钱,我没意见。”
在秭归法院的这场革命中,一大批法官脱胎换骨、素质提高,工作作风越来越严谨,像老宋一样比学赶帮、越干越有活力、越来越有信心。也有个别同志经不住考验,跟不上步伐。近年来,有一名审判员因违规办案,被免去审判职务;一名审判员因违法办案,被劝其提前退休;二名中层干部因审判绩效不佳,被调整了工作岗位。
重细节 挑毛病挑出高效率
2013年7月16日,秭归县法院七楼会议室,正在举行本年度第二季度案件质量分析讲评会。审管办主任杜云宏一脸严肃:
“4-6月,共评查印发前判决书和裁定书88份。其中,立案庭2件,刑事庭27件,民事庭14件,行政庭7件,执行局1件,审监庭1件,茅坪法庭13件,郭家坝法庭9件,沙镇溪法庭7件,归州法庭7件。经评查,发现下列质量问题……胡永传院长抽查4月份已评查案件14件,发现质量问题6件;梅昌元副院长抽查5月份已评查案件15件,发现质量问题10件;彭少玲副院长抽查6月份已评查案件14件,发现质量问题8件。确定为瑕疵11件……下面请案件承办人许金波作案件质量瑕疵分析报告……”
一场案件质量分析讲评会下来,会议室里鸦雀无声,78名法院干警高度紧张,尽管开着空调,可还是有很多干警身上在不停冒汗。有18个案件承办人上台对本季度自己承办的案件作了质量瑕疵分析报告,从工作作风、法律知识等方面认真剖析原因,各庭庭长对本部门审判工作如何管理提出了具体措施。通过讲评,承办人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院庭长找到了管理的重点,明确了今后案件质量的主攻方向。
许金波,武汉大学法律硕士,目前秭归法院最年轻的副庭长,也是该院去年的年度办案能手,他说,“没想到我这次办理的案件也榜上有名,很是吃惊,总以为自己平常在办案过程中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次一过细,才知道问题多多。虽然都是笔录错字、送达回证原告未签名、档案整理不规范等等之类的小问题,但也说明了我自身存在着办案重结果轻过程、过于依赖书记员、不注重细节等问题,今后一定要注意加注意!”
而院长胡永传在讲评会最后的发言更是掷地有声:“这次的案件质量问题概率还是很高,不要以为都是小问题便可以忽视,也不要认为我们小题大作。小瑕疵可能造成大漏洞,小错误也会导致大麻烦。不管是大案小案都要认真对待,注重细节,我们就是要鸡蛋里挑骨头,就是要吹毛求疵,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与公正,这才是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宪法法律高度负责、对审判事业高度负责。”
这只是秭归法院今年开展“管理创新审判年”活动中的一个场景。而案件质量讲评也只是“管理创新审判年”活动中的抓手之一。
秭归法院还实行办案法官互查制度,每月轮流由一个业务部门在审管办抽查其他部门5件案件,每个轮值部门所有法官参加评查,并评选出一篇最差裁判文书。目前已有两个部门完成了70个案件的评查活动,通过发现别人的问题,反思自己,有效促进了审判工作;落实院领导抽查制度,由院长、副院长、纪检组长每月轮流分别抽查2件已评查案件,对案件质量及评查人员进行监督。今年以来,审管办评查案件1075件,已有四名院长抽查案件65件。
评查只是手段,整改非常关键,提高才是目的。
从2010年的“审判管理建设年”制定较为科学、合理、全面的管理制度,到2011年的审判质量效率年”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再到2012年的“深化审判管理年”强化层级管理。直到2013年的“审判管理创新年”创新管理措施。秭归法院一路走来,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弥补审判管理的短板,不断丰富完善了审判管理内容。全院干警对审判管理从不理解,不太情愿接受,过渡到自觉地、自愿地、主动地接受监督管理,对审判管理重要性认识到位,形成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审判管理经常性、常态化的良好局面。而像许金波这样的一批年轻法官,就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中迅速成长起来,素质明显提高,庭审驾驭能力、法律文书制作能力、析法说理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逐步增强。
除了关起门来挑毛病,秭归法院还要求每位办案法官每月至少接受一次庭审评查,参与一次庭审评查,每位法官既是评查者,也是被评查者,法官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所有的庭审评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等不同对象参与,听取对庭审活动的评议意见,拓展司法公开的空间。今年已在4个部门开展庭审评查8次,参加旁听评议人员达66人,一些乡镇党委领导和人大代表在评议中谈到,“庭审评查活动,既让我们了解了法院,更让我们深受法制教育,传递了法治秭归、平安秭归的正能量。”
如果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等对象参与庭审评查是他律,那么印前评查、结案评查、网上纠错、质量通报、质量讲评等就是自律。“开门办院”和“闭门接短”、双管齐下的“阳光审判”,使秭归法院的审判工作成效突出。办案周期大大缩短,案件质量显著提高,办案效果明显好转。服判的多了,上诉的少了,维持的多了,改判的少了。就案办案的少了,延伸服务的多了。近几年来,虽然秭归法院受理审结的各类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但立案变更率、上诉率、二审改判率、发回重审率、再审改判率、信访缠诉率均保持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今年1-6月立案变更率为0,上诉率仅为6.76%,发回重审率、再审改判率、信访缠诉率均为0。审限内结案率达100%。案件调解撤诉率3年平均为86%;通过庭审评查、印前评查、结案评查,庭审活动更加公开、透明、规范,裁判文书、档案差错、瑕疵逐年减少,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进一步增强,司法公正进一步彰显,老百姓对秭归法院的评价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