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2020年,宜昌从1847个城市中脱颖而出,率先获得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命名,成为湖北省唯一获得此项金字招牌的城市。
而在宜昌所辖县市区中,伍家岗区又力争上游,法治政府创建之路不断走深走实。从棚改区的“阳光征收”,到新物业的“大调解”格局,再到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该区深入践行创新“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人民满意度不断攀升。
阳光征收
法治为纲解难题
从前和女儿住的地方不足11平方米,连单独做饭的地方都没有,如今住在宽敞明亮的安置房里,彻底与蜗居时代告别。曾经与区征收部门 “打持久战”的周某,现在提起“阳光征收”就赞不绝口。
周某原先住的是单位宿舍,产权属于某集团。因居住条件差,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该区域进行棚改。尽管政府前期帮居民们争取到了宿舍产权,但征收决定下发后,仍是阻力重重:整整一个月,没有一户签约。
为打消被征收户的种种猜疑,让大家真正接受补偿政策,区征收部门提出: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真正实现“阳光征收”。
一方面,区征收部门采用房屋征收智慧管理系统,补偿方案通过上传详尽评估数据系统生成,避免计算错误而产生误会。另一方面,在补偿方案征询、评估机构公选、评估结果公示、选房安置、补偿结果公示等环节,全面实现规范操作和阳光透明。
针对部分“老顽固”,区征收部门还提出,居民可任选三份已经签字的补偿协议,让大家亲眼看到补偿工作的规范性。此举一出,周某和邻居们纷纷走出了筒子楼。
近年来,伍家岗区上下积极化解行政争议、依法破解征收难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原则,保证程序正当、行为合法,坚持用法治手段化解矛盾、助推工作,“一把尺子量到底”,实行“阳光征收”。
2015年以来,全区累计69个征收项目完成清零交地,腾退土地约2500亩,征收房屋18000余户,完成集体土地和棚改征迁项目185个,依法征迁工作也成为伍家岗区的“金字招牌”。
多元调解
矛盾纠纷不出门
家住伍家岗区的王先生最近有点“上火”。
主卧窗户渗水,物业公司进行了修理,并明确告知以后不会再出现渗水现象。但窗户维保期过后,上次维修的地方再次开始渗水。王先生认为是历史遗留问题,物业公司却坚持维修期已过。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伍家岗区日新月异,住宅小区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该区现有物业小区136个、老旧小区169个,物业服务企业64家、物业服务从业人员4000余人,涉及全区30余万人。
王先生的遭遇,只是众多物业矛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一个缩影。如何有效化解物业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伍家岗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第三方介入——形成调解委员会工作机制,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身边。
▲ 区物调委
2018年8月,伍家岗区就成立了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5名人员担任专职调解员,主要负责开展全区涉及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教育疏导、释疑解答等工作,受理并参与全区范围内居民、物业、邻里之间矛盾纠纷的调处。
与此同时,伍家岗区、街道(乡)、社区(村)分成三级,组成69个物业纠纷人民调解组织,逐步形成分级调处、上下联动、联调联处的“物业调解网”。经过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可以申请司法确认,并成为人民法院执行的依据。对无法调处的纠纷,调委会又合理引导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全区物业纠纷“大调解”的工作格局,让矛盾纠纷无处遁形。去年7月以来,区物业纠纷人民调委会共受理物业纠纷335件,成功调解281件,成功调解率95%。图片“现在,物业矛盾几乎不会出社区,我们的工作自然也好干多了!”宝塔河街办一物业服务人员表示。
▲ 2020 年12月3日全市市域治理理论现代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参会人员90余人观摩物调委
“贴身”服务
畅通“最后一厘米”
对于宝塔河街办的张大爷来说,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法律服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最近,张大爷还赶了回时髦。“前些日子,一个亲戚受了工伤,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法律机器人’几分钟就帮我出了个法律意见书,太方便了!”
2019年,伍家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配备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就是张大爷口中的“法律机器人”。
▲ 伍家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该平台服务功能涵盖人民调解、法律法规咨询、法律服务机构查询、经典案例查询、法律文书模板及法律意见书生成等六大模块。
今年以来,该平台已为37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并生成法律意见书,浏览次数达4182次,帮助近百人化解了矛盾纠纷。除了“法律机器人”,在伍家岗区,老百姓遇到法律问题,还可以通过哪些就近渠道获取帮助?
伍家乡共勤村的吴大爷一脸骄傲,他伸出三个手指说;“第一,村里有专门的法律顾问,有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微信、电话咨询。第二,通过微信公众号宜昌司法中的‘宜律帮’,有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第三,去区、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找值班律师。”
前不久,吴大爷想咨询一个继承问题,他首先通过微信联系了村里的法律顾问,对方第一时间进行了解答。随后,他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扫码在“宜律帮”上进行了咨询,很快就得到了律师的答复。如今,吴大爷逢人便夸,“政府的工作到位啊,没想到我也能享受到贴身的法律服务!”
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这早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真切地存在于伍家岗区百姓身边。(法治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