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遇到事情,都不知道找谁,现在好了,市检察院帮忙成立的业主委员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宜昌市伍家岗区张家坡社区航道小区居民赵其俊表示,现在社区里只要自己能解决的,大家都会坐一起来协商解决,主人翁意识提高不少。
自对口帮扶张家坡社区以来,宜昌市检察院紧密结合检察机关职能属性和社区实际需要,着力解决社区居民的“小微需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小板凳上话大民生
张家坡社区位于宜昌老城区,老旧居民小区较多,还有不少独栋居民楼,原来小区院落基础设施破旧,周边环境卫生问题突出,人口流动性大,给社区实施有效管理和治理带来不少困难。
了解实际情况后,市检察院领导带领机关干部、驻点干警多次深入社区、居民小区和居民楼栋挨家挨户询问居民需求,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研究解决措施。
检察干警入户了解居民需求
经过和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多次协商后,决定帮助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通过‘提、议、定、做、评’五步工作法来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先后安排两名部门负责人脱岗挂职社区,协助社区党组织和干部做好业主委员会选举等基础组织建设。
覃春明组织施工人员修剪树枝
去年7月,航道运河小区路口一棵树给居民出行带来了困难,是‘拆’还是‘修’,大家意见不一,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市检察院驻社区副书记覃春明召集居民,大家坐在一起来商量怎么处理。“修”!经过一致协商,大家一起动手,来修剪树枝,畅通道路。
截至目前,张家坡社区 8个老旧小区、6个独栋居民楼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和居民自管小组,社区居民表达自身诉求有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参与自我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了。
真情办事解民忧
墙面开裂、电灯不亮、楼道设施老化、楼栋没有安全门……这些问题不仅给张家坡居民正常出行带来困扰,而且给社区平安建设带来安全隐患。
怎么样才能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呢?市检察院多次入户征求意见,并把改造事项纳入社区“一号议案”。
今年以来,市检察院为社区筹措改造资金5万余元,用于老旧居民楼栋的改造。
为了确保该项“惠民”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市检察院驻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张晓华亲自深入施工一线,检查督促工程进度,现场解决困难问题。
改造社区安全门
硬化社区道路
“现在小区‘门’也有了,墙面也干净了,从巷道走‘味道’也没了,感觉像个‘家’了。”提起小区的变化,东山大道279号居民黄能全高兴地说。
改造后社区巷道
改造后社区内景
目前,张家坡社区老旧居民楼栋前期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洁白的墙面、明亮的灯光、牢靠的安全扶梯和稳固的大门,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8月,为了让小区居民更加有家园意识,市检察院驻点挂职干部李颖多次协助社区党组织联合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开展“清洁运动”,清理楼道杂物、清除违法广告,极大地美化了小区及周边环境。
“检察蓝”送法上门
为了加强普法宣传力度,针对社区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诈、非法集资及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等问题,市检察院今年多次深入社区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并成立“检察蓝”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检察干警张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海报
“‘检察蓝’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大家法律意识都提高不少。”张家坡社区党委书记洪娇说,现在社区居民都有警觉性了,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先问法律“怎么说”。
今年6月4日,市检察院联合张家坡社区开展了一次反诈骗宣讲会,通过发放反诈骗宣传单、提供法律咨询、现场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等方式,向在场群众宣传了防范电信诈骗法律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为群众送上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锦囊。
检察干警发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单
今年以来,市检察院“检察蓝”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已开展反电诈、防范非法集资、禁毒、预防校园霸凌等法治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近1000份。
市检察院驻社区副书记李颖表示,“每次活动,群众的积极性都很高,希望能够通过宣传活动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宜昌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