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业务不?检车?还是上牌?驾考也能包过……”一直以来,一些非法中介打着“有内部人”的招牌,四处招摇撞骗,或是故意把正常的业务渲染成非托人不成,或是以造假的手段从中牟利,最终受损失的都是那些被他们“忽悠”的办事者。他们的存在,不仅破坏了业务窗口的工作秩序,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损害公安交警部门的执法形象。
市民在窗口办理车管业务
12月12日,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向媒体通报:某非法中介与机动车检测站工作人员互相勾结,虚构“外籍摩托”,利用私自出具的检测证明,用于摩托车年检。交警部门表示,将按照公安部交管局、湖北省公安交管局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治理全市公安交管服务窗口非法中介扰民顽疾,推动窗口单位服务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擦亮擦净公安交管服务窗口。
案件回放“外籍摩托”疑点重重
11月20日,五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民警在核查机动车检验数据时,发现辖区机动车检测站累计检验106辆外籍摩托车,存在可疑。据五峰车管所所长杨清艾介绍,通过深入调查,发现今年以来并无外籍摩托车到五峰机动车检测站车辆年检。结合检测机构报案信息,民警顺藤摸瓜,到检测站实地调阅录像,经过数据比对,分析研判,由检测线员工张某某出具虚假检测证明进行车辆检验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经过深入调查,案件真相被还原:2022年5月,程某贵找到五峰**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检车员工张某某,请其帮忙对外籍的摩托车私自开具检测证明,用于摩托车年检,并承诺给其好处费。张某某认为有利可图,便答应为其帮忙,张某某遂利用工作便利,在电脑上制作“三轮汽车、摩托车安全技术检验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摩托车双怠速排气污染物检测报告”,并盗用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公章、模仿检测负责人刘某、肖某签字,然后将制作的106份检测证明交给程某贵,用于帮他人进行摩托车年度检验,张某某从中非法获利1950元。
最终,民警给予张某某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对张某某违法所得1950元予以追缴;给予程某贵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对程某贵的违法所得8650元予以追缴。
整治乱象全力打击非法中介
今年以来,为有效打击非法中介扰乱正常的交管业务乱象,确保广大群众享受到阳光、透明、便捷的交管服务,宜昌交警采取“打、控、建、宣”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严厉整治黑中介。
宜昌交警主动协调治安、经侦、派出所等多警种以及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成立“打非执法小分队”,针对非法中介违法行为取证难、人员流动大,交易方式隐蔽等实际,采取视频巡查、数据分析、流动巡逻、明察暗访、业务回访等方式展开行动。
在车驾管业务和违法处理办事窗口前,偶尔会有排队等待现象,不法分子利用群众不愿跑路、不愿排队、办事嫌麻烦等心理,干起了代办交易。为此,宜昌交警在重拳打击非法中介的同时,为进一步斩断非法中介的生存空间,对内同步开展交管服务窗口“大整顿”“大服务”行动。
交警部门全面深入排查整改全市交管服务窗口,将全市车管部门、二手车交易市场登记服务站、检验机构以及其他登记服务站点收费情况进行公示,对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体验式暗访检查,严查内外勾结违规办业务等公安交管顽瘴痼疾。
在车管所、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检测公司、社会考场等服务窗口及周边增设一批监控系统,今年以来共在全市完成2086路摄像头接入监管系统。对非法中介人员向群众招揽生意的行为进行抓拍,锁定违法证据。
宜昌交警承诺,群众上门办理业务能办的事情马上办,窗口民警和工作人员接待群众咨询要讲清楚、说明白,不让群众多次跑腿。
交警提醒办理业务请走正规途径
目前,交警部门通过“交管12123”app开设非法中介网上举报平台,鼓励群众举报非法中介以及非法中介与民警、工作人员勾结的线索。建立“有奖举报”监督机制,公布0717-6555111举报电话,动员群众对驾考舞弊、违规办理机动车选号上牌和车辆年检等行为进行举报。承诺凡举报人提供线索并查证属实的,给予奖励。举报车管民警和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办理车驾管业务经查证属实的,给予双倍奖励。
宜昌交警温馨提示,非法中介鱼龙混杂,一些没有资质的中介不但乱收费,还通过非法手段坑害驾驶人和车主,让群众利益受损,请广大机动车车主和驾驶人按照正规途径办理车驾管业务,谨防上当受骗。办事群众如条件允许,最好亲自办理,如果不了解流程,可直接向导办民警和工作人员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