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记者黄强 通讯员石双)未成年人误入歧途犯了法,往往更加令人痛心。近日,点军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在对这个孩子“网开一面”做出不起诉决定的同时,检方专门针对其家长发出首份“督促监护令”,督促家长转变教育方式方法,加强亲子沟通,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
在点军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中,涉案的未成年人小明是一名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中还有年幼的妹妹,父亲一人肩负全家生计,日常疏于对小明的管教。去年十月,小明认识了男子李某。李某诱骗小明称,只需要提供银行卡,帮忙取钱就可以获得10%的收益。为赚些零花钱,手头一直拮据的小明便答应了李某参与其中。不久后,此案被公安机关破获,而小明提供的银行卡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交易便利,致使多名被害人被诈骗。
案件移送至点军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审查后认为,小明心智不成熟,受人蛊惑,被人利用参与犯罪,且并未从中获利,到案后如实供述、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近日,该院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等组成听证团召开了不公开听证会,依法对小明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同点军区“彩虹之家”关爱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第三方签订了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协议,明确了一系列的考察帮教措施。
办理此案过程中,检察官发现作为小明监护人的父亲几乎是“甩手掌柜”,平日里对小明的教育和关爱极少,导致小明形成错误的金钱观、滥交朋友,直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认真分析研判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监护缺位的关系后,点军检方对小明的父亲进行了家庭教育及引导,并向其发出首份“督促监护令”。小明的父亲羞愧不已,当场承诺今后将加强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和陪伴,履行好一名父亲的职责。
家庭是最温暖的港湾,也是健康成长的幸福底色,监护缺位是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大因素。点军检方表示,为最大限度挽救失足未成年人,该院将继续坚持“最有利未成年人”原则、“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办案理念,贯彻落实“双向保护”,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让家庭监管及时归位,引导家庭、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关心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家风、家教,通过双向发力,让未成年人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