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申明 通讯员宋鸿亮
十栋大型商业楼宇,千余个中小微商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的贴身法律服务!
2023年6月,伍家岗区司法局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探索开展“法务进楼宇”工作,全力推动法律服务资源倾斜楼宇、法律服务力量进驻楼宇,让更优的公共法律服务更好地为楼宇经济蓬勃发展“护航助力”。
隆冬季节,本报记者走进多个楼宇,感受这里如春意般的司法温度。
服务便捷:电梯口都有“法务”电话
2023年12月29日,记者随同万寿桥司法所所长邓月,来到伍家岗区万达广场附近一大型写字楼。
“我们的法律服务团队成员,这里进行了详细公示。”在邓月指引下,记者看到,电梯口的“楼宇公共法律服务站”公示牌非常醒目:司法所长,律师,调解员,执法监督员,公证员。
“这就是我们的‘一长四员’团队。”邓月介绍,这个“法务”团队的开元ky88棋牌官网的联系方式全部上墙,楼栋里的商户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拨打咨询或求助。
随后,邓月进入楼栋,开始例行的走访工作。
“经营状况如何?最近有没有法律方面的事宜,需要我们的协助的?”进入楼栋内一家广告公司,邓月一边询问,一边向企业负责人发放《伍家岗区法务进楼宇问卷调查》。
记者看到,这份问卷调查有十余个问题,包括企业进驻时间、员工人数、经营过程中是否遇到法律纠纷、是否聘请法律顾问等。
“希望近期帮忙安排一次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讲座。”临走时,公司负责人表达了诉求。邓月当场回复,将尽快衔接落实。
当天上午,短短2个多小时,邓月一共走访了该写字楼的5家小微企业。
伍家岗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启动“法务进楼宇”专项行动以来,已向先期试点的十栋写字楼的1000多个市场主体发放了问卷调查,为企业及商户查找法律风险点25个,提供法律意见、建议90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0场次,办理涉企公证业务9件。
服务集成:化解各种“老大难”纠纷
“不管多难化解的纠纷,我们都全力应对。”走访中,夷陵大道一写字楼公共法律服务站的调解员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2023年6月,一家法律协议代理公司向楼宇法律服务站求助:受理了一名客户的要求,协助起草拟、修改离婚协议。但在服务完成后,客户却以协议未达到其预期为由要求全额退款。
经详细调查走访,梳理了事情经过后,调解员一边和法律服务站的司法所长、律师一起分析案情、商量策略,一边和当事双方保持沟通、理清“症结”。
经过工作,提出退款要求的客户渐渐袒露心迹:自己打理生意非常繁忙,回家后还要做家务、照顾小孩,但老公一点都不理解自己……
找到问题之源,调解员联系上这位女客户的老公,开始转型“情感疏导师”,耐心地与其沟通。经过持续交流,夫妻俩感情大大好转,相继收回了离婚的念头。
离婚协议不用拟了,代拟费是不是就不用付了?调解员回头再与代拟公司沟通。
“感情的事情都能回头,这点费用,还不能达成一致?”在调解员以法为据、以情动人的双重“攻势”下,双方各让一步,于12月初成功达成和解。
据了解,“法务进楼宇”开展以来,楼宇公共法律服务站集成各方力量和资源,化解了11起涉企矛盾纠纷,减少了当事人诉累,解决了商企“烦忧”。
服务提升:打造一批闪亮惠企品牌
“全力打磨亮点,打造特色品牌,更好地为商户服务。”伍家岗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经过半年的努力,一批品牌已雏形初显。
大公桥街道建立“一长四员 楼宇商户”线上问需平台,形成信息即时互动、组团上门“派送”的服务供给机制。
万寿桥街道从“搭建服务微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畅通对接微渠道”三个维度打造“三微惠企”服务品牌。
宝塔河街道组建并培育“楼宇法律智囊团”,发挥多名法律专业人士的特长,激活企业自身的依法经营意识和能力。
伍家乡同频衔接伍家乡“创业在吾家我为家乡代言”“小燕子志愿队”联楼助企服务活动,有效壮大了“法务进楼宇”的服务力量和宣传声势。
伍家岗街道与辖区律师事务所建立对接合作机制,结合楼宇的业态分布和运营情况提供“对口服务”。
伍家岗区司法局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进一步精准对接各行各业的服务需求,整合多方资源,持续推进“法务进楼宇”行动,提升楼宇市场主体的风险抗击能力和依法维权本领,为中小微商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