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保护长江的志愿行动。”今年3月底,在宜昌市伍家岗区“碧水蓝天 守护岸线”——长江保护法实施三周年宣传暨守护长江生态岸线志愿服务活动中,长江伍家岗江段岸线守护冬泳志愿服务队代表严长春连连感慨。
这次活动中,相关部门为伍家岗冬泳志愿服务队等5支志愿服务团队授予“长江伍家岗江段岸线守护志愿服务队”称号,9人获得“法治护江之星”荣誉称号。
今天,一起走进这个特殊群体,聆听他们法护长江的故事。
志愿者“华哥”:风雨无阻,每天巡江三遍
4月11日早上7点多,宜昌市伍家岗区十三码头江边的冬泳基地,天空细雨蒙蒙,66岁的“华哥”开始了又一天的例行巡江。
“华哥”沿着起伏的江滩,一路前行:看到有塑料袋等垃圾杂物,随时捡起;手里攥不下了,就绕到江边的垃圾桶丢下。“华哥”随时观察岸线,水边如果有不顾危险的戏水者,要随时劝解。
而“华哥”更加日常的工作,是一名保护长江的“宣传员”:宜昌城区岸线作为全面禁渔段,除了要随时制止违规垂钓,还要随时向游客、市民宣传长江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华哥”本名华庭刚,作为一名退伍老兵,退休后的华庭刚加入了冬泳协会、水上志愿救援队,每年在江边义务巡逻,守护市民安全。
每年暑期,江边事故频发,华庭刚和他的救援队队员们每天都在宜昌市汽渡码头至万寿桥出水口江段巡逻,积极劝阻沿岸违法捕鱼、沿江嬉水等危险行为,宣传保护长江的法律法规和防溺水知识。
而类似的巡逻,华庭刚每天早中晚要进行三次;夏季,他们的江边义务巡逻经常会持续到深夜,而近年来,华庭刚因频频救起落水者和宣传长江大保护,曾多次获各级部门表彰。
严长春介绍,在日常的安全巡逻中,除了及时救助落水者、劝阻违规垂钓等,巡逻队员还会对沿江的排水口格外关注。此前,队员曾发现少数排水口因降水量大,排水水质有异常。他们及时上报后,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了及时处置,消除了隐患。
而随着长江禁渔,宜昌城区江段禁止垂钓,少数不法人员动起了“歪心思”:将长达数十米的“排钩”等违规捕鱼工具放入江中,非法牟取渔获!
“这种‘排钩‘危害非常大,曾经发生数次冬泳队员被钩住的险情。’”严长春说,为此,巡逻队员定期会对十余公里的江岸进行细致排查,去年曾连续起获多副长达50米以上的“排钩”,并及时上报公安机关;经过持续努力,目前该现象已经大为好转。
除了江边的日常巡逻,过去几年,严长春所在的冬泳队,也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频频走进社区、学校,宣讲保护长江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事项。
“通过大家的努力,保护长江的志愿行动已经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市民。”严长春说,目前,仅伍家岗冬泳协会已有正式在册会员93人,另外有200多名爱好者也会经常参加志愿服务。
“在长江大保护的浓厚氛围下,这种志愿服务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伍家岗冬泳协会会员余顺清,有着伍家岗区住建局副局长、宜昌市民建基层委员会主委等多重身份。他说,类似的志愿服务,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
部门:不遗余力推进法护长江
去年底,伍家岗区政府常务会提出,全区要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为契机,扎实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和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等重点工程,力护一江清水。
而去年以来,长江大保护相关主题宣传活动陆续举行:中华鲟放流活动多次举行,长江大保护典型案例集中发布,长江大保护系列宣传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
“保护长江宣传活动一场接一场,志愿者组织如雨后春笋,市民法护长江志愿服务行动,蔚然成风。”伍家岗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局对相关志愿组织保护长江志愿行动高度重视,并进行相应引导和规范,采取了培训、授旗、表彰等举措,下一步还将采取建设普法站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投入到法护长江志愿行动中。(伍家岗区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