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法院派驻夷陵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诉调对接专班工作人员石华,接到了秦某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表达着感激之情。
小梁文多舛的命运
据悉,秦某和丈夫梁某结婚的第二年,儿子梁文出生。结婚后的第四年,秦某和丈夫梁某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将婚姻存续期间所添置的一栋房屋赠与儿子梁文。
梁某在离婚后的第三年与毛某结婚,小梁文随父亲、继母一起生活。2023年的一天,梁某突感不适,前往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当天入院,后又辗转多家医院救治。住院三个月后,梁某医治无效离世。因为遗产继承,梁某的母亲谭某、儿子梁文与妻子毛某之间发生了激烈争吵,毛某一气之下,索性带着户口簿到外地继续上班。因多次沟通无果,梁文、谭某于今年1月提起诉讼,请求分割遗产。
迎难而上的调解
考虑到案件的特殊性,夷陵区法院立案庭将案件委派到夷陵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中心负责人周民综合分析研判,将该案分派给资深调解员曾凡池承办。在听取梁文生母秦某、奶奶谭某的意见时,秦某格外强调:“我儿子梁文今年参加中考,很多地方需要用户口簿。儿子的保险也要到期了,他父亲作为投保人去世,也要请你们一起帮忙处理。我儿子也一直很惦记这个事。”老曾第一时间与毛某电话联系,也说出了小梁文的担忧。2月,有着近40年审判工作经验的石华被夷陵区法院充实到诉调对接专班。他们经常在一起分析案情,商量调解策略,分头与当事人沟通。
老石、老曾分别与双方就遗产的范围、需要解决的事项进行十多轮沟通。考虑到作为未成年人的小梁文面临中考、保险缴费期需要续费,以及车辆和房屋每月都有近8000元贷款要还的事实,老石特别提示双方,要本着互谅互让、换位思考,尽早协商解决。5月13日、16日,经过老石、老曾多轮的调解,甲方梁文的母亲秦某、奶奶谭某与乙方毛某就梁某去世后所有的事项达成了一致:毛某分得商品房和轿车,负责偿还对应债务,于今年6月20日前分两次付清应付给梁文、谭某补偿款;各方各自经手的金钱归各自所得,债务亦由各自负责偿还;毛某于5月31日前将梁文的户口簿、房产证交还梁文。考虑到毛某需要时间筹集资金,各方商定5月30日签订协议。
环环相扣的执行
5月30日,各方当事人准时来到夷陵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老石、老曾组织双方签署了调解协议。5月31日,根据双方的申请,老石和承办法官依法办理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随后老石、老曾当即组织双方办理了第一批款项、身份证、户口簿和有关财产证照的交付,并协调保险公司办理了小梁文投保人变更登记。之后,老石又和承办法官一起到交警、不动产登记部门送达协助执行通知,协助当事人办理过户事宜。6月17日,毛某主动联系诉调对接专班工作人员,提前四天将剩下的款项一次性交付给小梁文的生母秦某和奶奶谭某。(夷陵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