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是每名网格员的初心和职责,宜昌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于2019年3月份起,组织全市城乡网格员开展“入户入心”活动,推动广大网格员队伍进门入户,面对面核查信息、宣传政策、征求意见、化解矛盾,密切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夯实了基层建设、社区治理、平安建设和防范社会风险的社会基础和“民心”根基。
一、入户入心,践行初心
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网格化管理逐渐成为宜昌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网格员在信息采集、服务民生、化解矛盾、排查隐患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根据后台数据比对和暗访抽查发现,一些县市区部分城乡社区存在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少数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入户率不高、居民熟悉率低、满意率低的情况。为进一步提升网格管理基础数据质量,强化基层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市网格监管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城乡网格员开展“入户入心”活动。“入户”,就是通过抓拍照片或文字描述简要记录入户情况,推动网格员亮明身份、履职尽责,提升居民群众对平安建设和网格管理的知晓率、熟悉率和满意率;“入心”,就是通过面对面核查变动信息,收集意见建议,掌握问题需求,调解矛盾纠纷,巡查安全隐患,防范社会风险,宣传平安常识,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效果导向强培训。各县市区把“入户入心”活动作为春季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主动对接各地培训日程安排,将城区社区书记、专职委员和网格员共2000余人面对面轮训一遍,赴重点县市区开展精准培训;重新编印《社区网格服务知识手册》,内含18个职能部门15大类571项内容,既作为网格员的培训教材,也成为网格员的“口袋书”。各地把业务培训与党性教育、道德讲堂、心理疏导有机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明显。全市11000名网格员中,有3974名共产党员,他们是基层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是“入户入心”活动中活跃在人民群众中的“小红旗”和“最亮星”。
坚持目标导向抓落实。网格员坚持把入户的过程作为争取民心、汇聚民心、温暖民心的过程。全市“入户入心”活动的具体目标是网格员入户率达100%,居民对网格员熟悉率达90%以上,满意率达80%以上,而后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各县市区政法委把“入户入心”作为全年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重要基础工作内容,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重点,使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加有力度、有温度。截至目前,全市1354170户实有居民住户中,宜昌城区通过系统平台下发454364户核查任务,网格员完成核查260672户,上传与居民合影228187张,入户完成率57.36%。县市下发899806户核查任务,已走访30余万户。
二、入户入心,汇聚民心
用脚步丈量民情。网格员针对不同群体工作和生活差异,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开展走访活动,既关注常住人员、外来人员、重点人员、特殊人员需求信息,又掌握网格内的房屋、企业、公共场所变动情况;既做好各类信息的更新、采集、核查、上报工作,又善于把握群众情绪、发现风险隐患。对于多次拒绝入户、有可疑人员的住户,社区民警会同网格员入户走访,共同排查治安、消防安全隐患,全方位掌握社情民意。西陵区同步开展“入户入心,平安西陵”活动,网格员以平安创建、扫黑除恶及禁毒常识为重点,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的语言,让政策宣传入心更贴心。点军区以“入户入心,走遍点军”为主题,网格员“错时”入户、预约入户,足迹遍布点军各个角落。从“入户”到“入心”,网格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真情,让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将社情民意充分汇聚。
用真心倾听心声。“入户入心”活动中,网格员积极当好惠民政策的宣传员、困难需求的调查员、居民群众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带着政策、问题、责任、感情,一户一户地走,一家一家地访,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群众心声。上半年,网格员在走访居民区、巡查出租屋、排查小门店过程中,共收集各类建议诉求9720条,系统平台平均每月受理事件3000多件并自动流转到各相应职能部门处理,处置率达98%。协助查处和整改了2238处安全隐患,参与处理了2544件矛盾纠纷,厚植了平安稳定根基。枝江市五柳社区网格员易敏菊半年走访精神病患者59人次、走访吸毒人员257人次、走访信访重点人33人次。李某是有名“最难缠人”,易敏菊多次聆听他的诉求和委屈,运用法律知识和心理常识疏导怨气化解心结,消除了他上访闹事的想法。
用服务实现心愿。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使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精准。活动中城区网格员利用网格信息平台和社区e通,为退休人员刷脸认证6.3万人次,办理老年优待证3022张,办理市民卡1597张,为215名残疾人和83名困境儿童提供服务,落实了盲人机、拐杖等爱心物品。群众就是亲人,群众平安幸福就是网格员队伍的“集体心愿”。伍家岗区张家店社区网格员杨巧玲多方协调,为老旧居民楼安装“一户一表”自来水管道,解决了收缴水费“难题”。宜都市名都社区网格员郭雪无微不至的照料、关爱、帮助网格里的陈爷爷,把老人当亲人,通过一件件服务小事播撒着助人为乐、向善向美的道德风尚,被誉为“网格员楷模”。
三、入户入心,为民安心
注重典型引领。坚持用心做好网格小事,用情讲好格格故事。“入户入心”活动过程中,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在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向居民群众推送187篇网格员进门入户服务群众的典型事例。编印第三辑《宜昌最美“格格”故事》,形成网格服务“三部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格格故事”,让整个宜昌变成一座有温度的平安幸福城。西陵区学院街道党工委开展网格员“入户入心、格格至亲”交流会,集中展现网格员业精于勤的工作态度和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伍家岗区微信公众号“入户入心,情满伍家”专栏,定期推送网格员先进经验。全市选树10名“最美社区工作者”,伍家乡共同村张晓帆和猇亭区红港新村胡静两名网格员光荣入选。
注重督办落实。入户的关键在于“入心”。为防止活动简单化、形式化、运动化,为杜绝发生为“记录”、为“任务”而“入户”的行为和现象,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组织工程师修改“户核查”的工作流程,在社区e通中增加“入户记录”模块,实现网格管理数据平台自动上传入户记录、更新入户信息、统计入户次数。每月对各区“入户入心” 进度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点名批评34名工作不扎实的网格员并责令各地惩扣绩效。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建立了月度暗访通报机制,随机抽查居民对网格员入户情况的反馈和评价。
注重长远发展。网格化管理是强化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的重要手段。各街道(乡镇)、社区(村)书记带头示范,带领网格员进门入户,协调解决工作难题,推动了社区专职委员和网格员工作融合,形成工作合力。高新区厦门路社区书记王正新带领网格员调解矛盾纠纷300余次、开展安全检查100余次,帮扶重点关照人群90余次。他长年坐在社区服务大厅过道接待、服务群众,被居民称为“走廊书记”。市公安局进一步深化“警格对接”机制,组织千余名民警下沉对接,与网格员并肩进门入户,平安建设宣传、治安防范指导、安全隐患排查同步进行。强化社区民警与网格员“捆绑考核”,社区警务综合效能进一步加强,伍家岗区“警格协作”助力“密防快反”经验全市推广。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接跟进工作力度,主动优化工作流程,升级对接平台,推动形成“社区治理综合体”,在西陵区开展的全市特殊人群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工作成效初显。市“雪亮工程办”、三峡云大数据中心深化“智慧小区”数据运用,将试点智慧小区出入人员信息自动推送到网格化管理平台和网格员社区e通,增加了信息采集渠道,减轻了网格员入户核查工作量,为“网格化大数据 智能化”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创造了新路径。